第五章幼儿的心理发展技术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游戏的理论 二、游戏的种类和发展 三、游戏的作用 为什么孩子要玩游戏? (一)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二)游戏在幼儿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三)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四)游戏在幼儿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健康。例如在户外进行的玩沙玩水的游戏。 游戏给儿童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又保证了儿童身体的健康。 游戏活动发展了儿童的基本的动作和基本技能。爬、跑、跳、钻、攀登等游戏动作,锻炼了儿童肌肉活动能力,促进对于肌肉运动的控制和协调。 幼儿的认知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不随意性和情绪性,即他们对一些具体的、感兴趣和喜爱的事物,在自然的或自发的、不需要有目的的控制情况下,比较容易认识。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有玩具和游戏材料,有动作和活动,具体形象而又引人入胜。在游戏中,幼儿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探索与直接动手操作,知识和经验不断扩大,认知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幼儿的情感过程带有不随意性、不稳定性和肤浅性,易受兴趣的影响。游戏符合幼儿的兴趣,对幼儿情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 游戏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发展。在游戏中,由于幼儿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幼儿最感兴趣、印象最深刻的事物,因此幼儿情感最真挚,情绪愉快、稳定、积极。 游戏可以丰富和深化幼儿的情感。 游戏还有利于幼儿消极情感的消除,培养积极情感品质。 由于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心理压力最小,对自己行动的掩饰性也少,因此在游戏中幼儿很容易表现出他的能力、兴趣和态度,以及他的特长和缺点。成人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在游戏中发现幼儿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的给予教育,使其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 在内容健康的社会性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语言、行动,体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实践着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则。 (一)侵犯行为 在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哪 几个课题,向攻击一样,引起如 此之多的理论实验研究的关注。 1、概念:侵犯行为又称攻击 行为,是针对他人 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括:工具性侵犯 和敌意性侵犯 1、文化或亚文化的鼓励和宽容 2、父母的教养方式:放任型、民主型、权威型  童年的经历 3、家庭的情绪氛围:高压统治家庭(帕德森,Patterson) 4、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内容 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有利或社会有利的行为及趋向。又称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三个层次: 把人的利益都视为同等重要; 把利人放在利己之上; 牺牲自己以利他人。 婴儿期的表现 亲社会行为在幼儿期逐渐增加,6—12岁增长显著。 产生年龄差异的原因据认为可能与儿童社会信息加工能力的增长(如设身处地考虑对方)、社会责任感及提供亲社会行为的能力和知识的增加有关。 4-6岁 6-7岁 7-9岁 9-12岁 出现亲社会行为比率 33% 69% 81% 96% 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常用的手段有: (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2)移情训练 (3)榜样示范。 其他影响因素:文化、亚文化、父母的价值观念、传播媒介等 (一)同伴关系的作用 1、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2、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 3、同伴是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 4、同伴是情感支持的来源。 婴儿期:同伴关系只是在最松散的意义上存在着, 从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同伴,经常与同性同伴一起游戏、活动。 在3—4岁之间,依恋同伴和强度和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儿童早期的友谊一般是脆弱、易变的,很快形成了很快破裂。 幼儿的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邻居)、有共同的兴趣和喜爱的活动以及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 (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 (2)幼儿自身特征。待人友好,长相好、名字好听、活泼的受欢迎。 (3)玩具。幼儿交往围绕玩具发生。跳绳、玩游戏 玩具少、小:争抢、侵犯 玩具多、大:分享、合作 是儿童、青少年中一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侵犯性发展状况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格的发展,同时也是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可以是身体的侵犯,又是言语的侵犯,也可以是对别人权利的侵犯。也有人把侵犯行为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工具性侵犯指向渴望得到的东西(如财物或权力),以伤害他人作为达到非侵犯性目的的手段。而敌意性侵犯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身体、感情和自尊等),如报复、支配等。侵犯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有人类历史以来,从未消失,大到部落、民族、国家间的战争,小至个人间的口角、诽谤、抢劫和谋杀。人类社会人野蛮走向文明,就必须要求其成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