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_针刺法加固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4-1 针刺法加固原理 §4-3 针刺类型和工艺特点 §4-5 针刺工艺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4-1 针刺法加固原理 针刺法非织造工艺的特点 适合各种纤维,机械缠结后不影响纤维原有特征 纤维之间柔性缠结,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弹性 用于造纸毛毯大大提高寿命 良好的通透性和过滤性能 毛圈型产品手感丰满 无污染,边料可回收利用 可根据要求制造各种几何图案或立体成型产品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4-1 针刺法加固原理 针刺法非织造工艺的原理 利用三角截面(或其它截面)棱边带倒钩的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这样,许多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经过许多次的针刺,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 针刺非织造工艺形式有预刺、主刺、花纹针刺、环式针刺和管式针刺等。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4-1 针刺法加固原理 针刺法非织造工艺的原理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一、预针刺加固工艺过程 二、针刺机的组成和性能参数 三、预针刺机 §4-2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一、预针刺加固工艺过程 针刺机主传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驱动针梁、针板和刺针一起作上下往复运动。蓬松的纤网在喂给帘夹持下送入针刺区。当针板向下运动时,刺针刺入纤网,纤网紧靠托网板。当针板向上运动时,纤网与刺针之间的摩擦使纤网和刺针一起向上运动,纤网紧靠剥网板。喂入和输出速度相配合,可以间歇步进,也可连续运动。纤网通过针刺区后,具备一定的强力、密度和厚度,然后再送至主针刺或花纹针刺加工。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4-2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预针刺加固工艺过程 主传动 针梁 针板 刺针 输出辊 喂给帘 托网板 剥网板 针刺区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二、针刺机的组成和性能参数 针刺机主要由送网机构、针刺机构、牵拉机构、花纹机构、传动机构等组成,其中花纹机构仅花纹针刺机具有。主要性能参数有: 针刺频率 植针密度 针刺动程 工作幅宽 目前,世界上著名的针刺机制造商有奥地利Fehrer公司、德国Dilo公司和法国Asselin公司等。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三、预针刺机 对蓬松的纤网进行初次针刺,主要特点为: 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大,有利于蓬松纤网喂入 剥网板在入口处呈倾斜状,配有导网装置 针刺频率较低 针刺动程较大 针板植针密度较小,刺针较长较粗 第四章 针刺法加固纤网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导网钢丝送网机构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Asselin公司的169DF型双滚筒预针刺机 双针板上下交替针刺,采用两个滚筒代替常用的托网板和剥网板,滚筒间隔距可调节,范围为0~20mm。两个滚筒各钻有数万只完全对应的小孔,以便于刺针通过。上、下针梁和针板装在两个滚筒内。输送帘和滚筒是连续运转的。为保持纤网的连续输送,刺针不仅通过滚筒上的小孔刺入纤网,而且,在刺入纤网时还必须有一个与滚筒表面回转速度近似相等的前移运动。由此,刺针的运动方式是上下、前后结合的复合运动,运动轨迹呈椭圆形。 该机工作幅宽5.5m,植针密度500枚/m,最大恒定频率400~500rpm,针刺动程70mm,适合预针刺的纤网单位面积质量为60~5000g/m2,范围之广为其它针刺机所不及。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169DF型双滚筒预针刺机 预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双滚筒预针刺机 主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一、主针刺加固工艺 对经过预针刺的纤网进行针刺以增加针刺密度 (一)主要特点 剥网板与托网板之间的距离较小 针刺频率较高 针刺动程较小 针板植针密度较大,刺针较短 (二)主针刺工艺有多种形式: 按针板数多少,有单针板、双针板和多针板 按针刺方向,有单向针刺和对刺,对刺又可分为异位对刺和同位对刺及交替针刺和同时针刺 §4-3 主针刺加固工艺及设备 一个针刺区 两个针刺区 交替针刺 同时针刺 单向针刺 对刺 异位 同位 上刺 下刺 (三)针板运动方向 针板运动方向通常垂直于纤网,但也有向上或向下斜刺。斜刺可提高针刺深度,如60°斜刺比垂直针刺深度提高13%,所得产品有较大的强力

文档评论(0)

LOVE爱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12243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