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计量经济学论文(精品)
中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文章针对2003年到2009年期间各地区的粮食产量,运用多元回归的计量分析方法,系统的探讨了中国在2003年到2009年的各地区的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发现,在所有考虑到的因素中,粮食产量受农业劳动力人数的负面影响最大,即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越多粮食产量相应越少;其次就是播种面积对粮食产量的正面影响最大。除去这些非自然因素,我们还可以看到日照时间、降雨量、温度等自然因素反而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地区年份 粮食产量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恶化结果的逐渐显现,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未来的生活及其质量,其中人们最为关心的就要数自己的温饱问题了,当然我国的粮食产量也越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了。虽然2005年左右,朱镕基总理华商大会上说过中国人民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中国粮食自给率很高,超过99%,但是中国人民还是显得忧心忡忡,大部分人对于这种乐观的数据持有怀疑的态度。
根据上图的分布特征来看,我们可以知道:(1)在2009年,哈尔滨、济南和郑州的粮食产量都已经超过了4000万吨,尤其郑州更是高居榜首,为中国粮食最大产量的地方。(2)其次是南京、合肥及成都,这三个地区的粮食产量皆位于3000万吨至4000万吨,仅次于哈尔滨、济南和郑州。(3)接着,粮食产量位于2000~3000万吨的地区有石家庄、长春、南昌、武汉以及长沙。(4)除去这10个地区,其余的地区的粮食产量均低于2000万吨。由此,很显然,2009年各地区的粮食产量是显著不同的。
(二)各年度粮食产量的统计特征
产量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最小值 90.53 95.03 93.86 88.3 93.26 70.18 58.03 最大值 5389 5365.48 5245.22 5010 4582 4260 3569.47 均值 1712.325 1705.513 1618.073 1604.771 1561.361 1514.418 1389.333 中位数 1314.5 1243.44 1284.7 1387.604 1394.971 1390 1360.73 标准差 1381.425 1374.093 1297.465 1253.345 1187.207 1126.983 1002.608 总和 53082.08 52870.92 50160.28 49747.89 48402.19 46946.95 43069.33 观察值 31 31 31 31 31 31 31
如上表是按照年份统计的各地区的粮食产量。从上表可知,2003年的粮食平均产量为1389.333万吨,2004年为1514.418万吨,2005年为1561.361万吨,2006年为1604.771万吨,2007年为1618.073万吨,2008年为1705.513万吨而2009年则为1712.325万吨。由此我们可知,每年全国的粮食产量都有所增长,经过7年的过程中国的平均粮食产量已经由2003年的1389.333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1712.325万吨。
从最大值来看,2003年的地区最大粮食产量为3569.47万吨,2004年为4260万吨,2005年为4582万吨,2006年为5010万吨,2007年则为5245.22万吨,2008年为5365.48万吨最后2009年为5389万吨。其中前三年差别较大,后四年差别不大。从标准差来看,2009年与2008年的标准差都比较大,分别为1381.425和1374.093,这说明这两年的粮食产量波动幅度较大,而其余几年相对而言则波动程度较小。
那不管从哪个值来看,我们都可以知道,近几年,全国粮食的产量都是处于上升势头中的,虽然不同时间段的上升速度有快有慢,但总体上是属于稳步上升类的。
(三)粮食产量影响因素以及其表示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有:(1)所处地区,很显然,不同地区的粮食产量是明显不同的。所以我认为与这一因素相关的因素均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如温度、日照时间、降雨量以及播种面积等。(2)根据年份即时间的不同,粮食的产量也有些许差别,基本可以说是产量随年份的增加而增加的。其实这一因素,我们可以忽略掉,因为随着技术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粮食产量逐年递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还是把年份考虑在内取数据。(3)另外,我认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也是影响粮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毫无疑问,第一产业中的就职人数即农民的多少会影响到农产品产量的多少,所以理所当然更会影响到粮食产量的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