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定市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
保定市2010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B卷)
第1卷(选择题,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菲薄fěi 翘楚qiáo 离经叛道 肺腹之言 百炼成钢
B.荫凉yìn 咋呼zhā 意气用事 如鲠在喉 罢黜百家
C.骨朵gū 昵称nì 步履维坚 循章摘句 物极必反
D.叶韵yè 症候zhèng 积腋成裘 嘉言懿行 靡靡之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_
A.淮西之变对宋高宗赵构的影响十分明显。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认真地反省过自己,但从此他坚定地开始了对武将的猜疑、裁抑与防范,则确实是无庸置疑的。
B.根据北大教授的预测,中国货币的增长相对于物价的上升大体滞后11个月,也就是说到今年年终通货膨胀就会变成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C《狂石鲁》的作者王川既有对传主石鲁的真知,又有对石鲁作品的新解,还有从石鲁出发对当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深人反思。因此,可以说是传记文学中的上品带有突破和超越以往传记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D.据有关负责人透露,3月中旬即将召开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届时将有知名的竞猜、博彩专家与会,对海南开展体育博彩业议题展开讨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老人吃力向前走着,终于爬上了高坡,迎面吹来凛冽的寒风,他有些摇晃,越发显得老气横秋,后面的人赶紧上去扶住了他。
B.作为亲密战友,邓小平刘伯承二人心心相印,相得益彰,在革命战争史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留下了“刘邓不可分”的佳话。
C.这里一直是佛教圣地,庙宇众多,但大都历经沧桑,风雨剥蚀,已变得光怪陆离,倒是那青松翠柏,依然显示着勃勃生机。
D.李白作诗是“举轻若重”,多难的题材他都信手拈来,一挥而就,轻灵飘逸。而杜甫作诗则是“举重若轻”,从小事细物中都体现了优国优民的沉痛,再细微的情景都呕心沥血,体现出深刻的社会意义。
4.下列一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然,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②这种猜,在别的文体可能说明意义的含混。
③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④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
⑤由于诗歌形象的基本规律是以一代十,以少胜多,它极精约,极概括,因而留给欣赏者的联想空间就极宽阔。
⑥因为以极简约表现极丰富,读诗有时难免要“猜”。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③②⑤④①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⑥②④①③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一7题。
分子神经生物学新发现:突触的形成
突触是神经元相互进行电冲动传递的位点,电信号从突触前神经元的抽突传导到突触后神经元的树突。突触前细胞借助化学信号,将信息转送到突触后细胞者,称化学突触。借助于电信号传递信息者,称电突触。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是使突触后细胞的兴奋性上升或产生兴奋还是使其兴奋性下降或不易产生兴奋,化学突触和电突触都又相应地被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神经元在突触地方彼此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大脑信息处理网络,这些神经网络高度可变。因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塑性较强,这种可塑性产生的变化也是学习的基拙。突触也是几乎所有心理治疗药物的靶标,包括处方药物和违禁药品。
科学家发现了一类在神经突触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分子。所谓突触是指神经元细胞互相连接形成的接点。这类分子能启动这些接点的形成,从而连通哺乳动物的整个神经系统回路。这项用小鼠作模型的研究是哈佛大学的萨恩斯及其另一作者尤马莫瑞在华盛顿大学完成的,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23日这一期的Cell期刊上。神经元在突触地方彼此互相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大脑信息处理网络。这些神经网络高度可变,因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可塑性较强,这种可塑性产生的变化也是学习的基础。突触也是几乎所有心理治疗药物的靶标,包括处方药物和违禁药品。“我们知道化学信号和电信号的传送和接收都集中在突触——这个神经元互相通讯的地方”,萨恩斯说,“我们想要确定的是这些特别的位点是如何形成的。”当早期神经系统发育形成致密的神经元集合时,突触就从彼此临近的神经元之间开始萌发,萨恩斯和尤马莫瑞认为,要真正形成突触,必定存在某种起关键作用的分子能穿越两个神经元之间的间隙,促使连接神经元的突触形成。尤马莫瑞花了几年时间对培养的神经元进行观察,以寻求这些连通神经元网的先导分子。最终他找到了一种被称为FGF22的分子及几个与之关系密切的分子,它们对于突触的形成非常关键。尤马莫瑞发现在FGF22失活的小鼠脑内神经元无法形成突触,相反,若将FGF22加入到培养的神经元中,便能刺激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