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考试题理版 中国古代史(三)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繁荣开放的社会.docVIP

2006年中考试题理版 中国古代史(三)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繁荣开放的社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中考试题理版 中国古代史(三)政权分立民族融合 繁荣开放的社会

【内容标准】 (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使用) 3.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洛阳B.魏C.蜀D.吴 2006年广东省汕头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历史试卷 (非实验区用) 3.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 统一天下???? B. 消灭袁绍???????? C. 废汉称帝??? D. 建立魏国 解析: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吞并江南,统一天下。依此判断207年诗中的“志”指的是统一天下。 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4.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T”代表正确说法,“F”代表错误说法,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 22、小明看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饶有兴趣地画了一幅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 ?F 2006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考试试卷 历? 史 22、“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一成语是出自使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关键性事件中。(√ ) 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毕业历史会考试卷 25.识读图(二),请回答: (1)填出图中A、B、C三个政权的名称: A??????????????????????? B???????????????????? C??????????? (2)这三个国家之间当时的关系是???????????????? 。 答案:A 吴 B 蜀 C 魏? (2)鼎立 【内容标准】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2006年湖南省湘潭市初中毕业会考历史试卷 4、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普遍现象。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C A、秦朝末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西晋末年 2006年福建省泉州市初中教学质量检查(代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006年湖南省常德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 5.江南经济开发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与江南经济持续开发不相关的是 A.东汉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南迁??????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D.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内容标准】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006年茂名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2、迁都洛阳改鲜卑族姓氏为汉族姓氏采用汉族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学这是中国古代一位帝王改革的内容。他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请你说出这位帝王是谁: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唐太宗 2006年山东省中考试题 16、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引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 ——引自元末诗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主是指谁?本诏令提出了什么具体改革措施?(2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融合的哪几种形式?(4分) 16题 (1) 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内迁。(2分) (2)孝文帝(1分);改鲜卑姓为汉姓。(1分) (3)民族迁徙、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及通婚等。(4分) 2006沈阳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 历史与社会试卷 24.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在镇州、易州、沧州、霸州、雄州等地设榷场(贸易市场)同辽进

文档评论(0)

whem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