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宋代的告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目宋代的告身.doc

PAGE PAGE 13題目:宋代的告身報告人:洪麗珠、李如鈞時間:2013.9.28說明:本次報告依循讀書會的主要目的,不在於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問題,以及試著去找答案。 何謂告身 權威辭典: 《宋代官制辭典》:「擬授階官、職事官及封贈、加勛等所頒給的憑證,即官告、告命。…。凡告身,專門製造,有軸、褾、綾紙等,按法式造作,規格比敕、牒、札以尺幅之紙授命隆重。…告身必寫明三代、鄉貫、年甲,以防假冒。并抄錄制詞或命詞全文,及主授長官與承辦吏人的簽名或用印。」《中國官制大辭典》:「授官的文憑。《北齊書.傅伏傳》說:『周克并州,遣韋孝寬與其子世寬來招伏,…授上大將軍武鄉郡開國公,即給告身。』南朝稱除身。唐沿北朝之制,凡任命官員,不論流內,視品及流外,均給以告身。宋代告身亦稱官告、誥命、告狀,凡官員除授、升改職階及命婦封敘、贈典,均給告身,填寫官員姓名、籍貫,三代情況和升改職級等項。告身由官告院監制而成,用綾為地,兩端裝軸,按官職等級,分別用不同的綾、紙和軸。」衍生問題:什麼單位製作告身?流程?假冒告身有什麼好處?即告身的用途是什麼?告身遺失、毀損怎麼辦? 關於告身的一手史料《宋史.職官.官告院》:「大抵官告之制,自乾德四年(966),詔定告身綾紙褾軸,其制闕略。咸平、景德中,兩加潤澤, 至皇祐始備。神宗即位,循用皇祐舊格,逮元豐改制,名號雖異,品秩則同,故亦未遑別定。徽宗大觀初,乃著為新格,凡褾帶、網軸等飾,始加詳矣。」「元豐五年(1082),官制所重定制授、敕授、奏授告身式,從之。紹聖元年(1094),吏部言:『元豐法:凡入品者給告身 HYPERLINK .tw/ihpc/hanji?@69%5E669542739%5E807%5E%5E%5E8020202000020116000100010010%5E62@@1108019022 \l hit006 \o ↓下一命中↓ ?,無品者給黃牒。元祐中,以內外差遣并職事官本等內改易或再任者,並給黃牒,乃與無品人等。』詔:『今後帥臣、監司、待制以上知州,並給告,餘依舊。』三年(1096),詔:『職事官監察御史以上因事罷,並給告。』元符元年(1098),吏部言:『元祐法,小使臣只降宣劄,乞自承信郎而上依舊給告。』宣和元年(1119),詔:『 HYPERLINK .tw/ihpc/hanji?@69%5E669542739%5E807%5E%5E%5E8020202000020116000100010010%5E62@@1108019022 \l hit005 \o ↑上一命中↑ ?官告院立條,凡製造告身法物,應用綾錦,私輒放效織造及買販服用者,立賞許告。』「大觀併歸尚書省,政和仍歸吏部。差主管官。建炎元年(1127),詔:『文臣太中大夫、武臣正任觀察使及宗室南班官以上給告,以下並給敕。』三年,詔逐等依舊給告。紹興二年(1132),詔:『四品以下官及職事官監察御史以上, HYPERLINK .tw/ihpc/hanji?@69%5E669542739%5E807%5E%5E%5E8020202000020116000100010010%5E62@@1108019022 \l hit009 \o ↑上一命中↑ ?官告並用錦褾外,其餘官并封贈權用纈羅代充。』十四年,始盡用錦。其後,又詔內外命婦、郡夫人以上,乃得用網袋及銷金,其餘則否。至二十六年,詔內外文武臣僚告敕,並依大觀格式製造。裁減吏額,共置二十九人。淳熙十三年,又減五人《長編.神宗元豐五年.甲戌》:「詳定官制所言:『唐制,內外職事有品者給告身,其州鎮辟置僚佐止給使牒。本朝亦以品官給告身,無品及一時差遣,不以職任輕重,皆中書門下給黃牒,樞密院降宣。今若盡如唐制例給告身,則職卑而事微,恐不勝盡給。今擬階官、職事官、選人,凡入品者皆給告身;其無品者若被敕除授,則給中書黃牒;吏部奏授則給門下黃牒,樞密院差則仍舊降宣,於事簡便。』從之。」《宋會要輯稿.官誥》:「元豐五年(1082),奉行官制,文武官告身屬吏部,蕃官屬兵部,封贈及內五官命婦等告身屬司封,加勳幷將校等屬司勳。」《宋會要輯稿.禮》:「大觀三年(1109)三月二十三日,尚書省言:『 HYPERLINK .tw/ihpc/hanji?@25%5E980866946%5E807%5E%5E%5E60206005000500210001%5E62@@1047485461 \l hit009 \o ↑上一命中↑ ?神祠加封爵等,自來降勅、降誥 HYPERLINK .tw/ihpc/hanji?@25%5E980866946%5E807%5E%5E%5E60206005000500210001%5E62@@1047485461 \l hit012 \o ↓下一命中↓ ?,未有定制。』」《通典》:「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