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立案登记制度的面纱.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开立案登记制度的面纱.doc

揭开立案登记制度的面纱   摘 要 新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细化了立案登记制度的具体规定,与之前的立案审查制度有所不同。其明确具体的立案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诉权,为解决“立案难”问题提供程序性保障。本文指出,真正解决立案难问题,还需要相应制度的配套措施的完善。   关键词 立案登记 立案审立案查 立案难 诉权   作者简介:许兴文,北京大成(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兼职讲师。   中图分类号:D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033-02   2015年4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7次会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登记立案规定》),细化了立案登记制度的具体规定。一个大家都给予极大关注的制度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然而,立案登记制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适用该制度……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揭开立案登记制度的面纱,如剥茧抽丝般层层解析该制度。   一、立案登记制度概述   立案登记制度是立案方式的一种。根据《法律辞典》关于“立案”一词的解释,立案是诉讼程序的开始阶段,是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犯罪行为、民事及行政纠纷进行审查后,决定对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活动。该种释义将“立案”和“审查”相结合,体现的是立案审查制的概念。   然而,立案登记制度不同于立案审查制度,它将“立案”与“登记”进行结合。《汉典》中“登记”的解释为:“把有关事项或东西登录记载在册籍上”。也就是说,立案登记制度虽然同样代表着诉讼程序的开始,但其不再是在人民法院进行审查后才决定立案与否,而是只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应当予以接收,并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予以登记的制度。   《登记立案规定》第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起诉、自诉,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及注明收到日期。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同时,最高人民法院负责人就《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答记者问中指出:“立案登记制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不进行实质审查,仅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除了意见规定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外,当事人提交的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符合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当场登记立案。”   总之,立案登记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诉权,当事人将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提交到人民法院,法院就应当将其纳入司法程序,至于其是否符合起诉条件,则应在其立案后进行审查。在案件进入实质审判之前,人民法院无权对案件进行实质性审查。   二、立案登记制之立案审查探析   (一)立案登记制度并不意味着不审查   1.从学理上看,对案件进行审查是立案登记制度的应有之意。立案登记制度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一个声音。即有的人认为实施立案登记制度就意味着,只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就应当不加审查的予以受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够与立案审查制加以区别,才能够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权。   2.从制度设计上看,立案登记制度内含对审查的需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规定》第二条、第七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起诉或自诉后,应当进行如下处理:   首先,只要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均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并出具书面凭证和注明收到日期。此时,法院对诉状的接收应该视为立案登记的第一步――登记。   其次,根据当事人起诉的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第一,如果起诉、自诉符合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第二,如果当事人提交的诉状或材料不符合要求,人民法院首先应当一次性告知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补正,然后再根据其材料的补正情况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第三,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裁定或者决定不予受理、不予立案。此时,法院对诉状及诉讼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登记制度的第二步――立案审查。   综上所述,采取立案登记制并不意味着人民法院对起诉、自诉不加以审查,其只是将审查置于对案件材料的接收(登记)之后,而不是在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后才予以登记立案。也就是说,立案登记制度采取“先登记,后审查”的立案模式,而立案审查制采取的是“先审查,后立案”的立案模式。   (二)立案登记制度之立案条件   根据《登记立案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符合法律规定,且不属于法定不予登记立案情形的起诉,应当予以立案登记。结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及《登记立案规定》,立案登记制度的立案标准有如下部分组成:   1.积极要件。以民事诉讼为例,《意见》中将立案条件规定为:第一,原告须为与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