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藏族 侗族
二、民俗风情 (一)民居饮食 1.居住习俗 牧民住藏式毡房 其他民居为内院回廊形式,二层或三层楼房,正方形,木梁柱,粘土平屋顶 2、礼节习俗 献哈达 以白色为主,最好的是蓝、白、黄、绿、红 迎接客人时用手蘸酒弹三下,向空中抛撒青稞三次 酒席上主人饮用先饮一杯酒,客人再 3、饮食习俗 以糌粑为主食 副食以牛、羊肉为主 饮品有酥油茶、青稞酒 ( 二)服饰冠履 大襟袍式,前襟大,后襟小 农区藏袍以氆氇为主要原料 男女都蓄辫 (三)传统节日 1.藏历年:藏历正月初一 2.花灯节:藏历正月十五,为纪念释迦牟尼 3.雪顿节:藏历七月初 4.望果节:藏历七、八月间,庆祝丰收的节日 侗族 一、概况 人口:296.03万 分布:贵州、湖南、广西、湖北等地 语言:汉藏语系,侗泰语族,有文字 文艺:文学和音乐,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建筑:鼓楼、风雨桥 二、民俗风情 (一)民居饮食 1.居住习俗 侗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 民居有干栏式和地屋两种形式 代表为:鼓楼和风雨桥 2.饮食习俗 主食为大米,辅以红薯、玉米、马铃薯 副食家禽、家畜、鱼、野味、可食的昆虫 喜食酸味 (二)服饰冠履 男子上衣有对襟和右衽两种,下穿长裤 女子多穿鸡毛群 喜欢佩戴银饰 (三)节庆习俗 1.萨玛节:农历正月、二月举行。 2.三月三:又称“播种节” 3.祭牛节:农历四月初八 4.吃新节:农历六、七月 5.八月八: 6.侗年:农历八九月 7.春节 * * 藏族 一、概况 人口:541.6万 分布:青藏高原 语言: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有文字 文艺:布达拉宫,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堡建筑群;藏族民间舞蹈 史诗《格萨尔王传》 医学:《四部医典》 信仰:藏传佛教 布达拉宫(英文译音:the Potala Palace)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唐卡(Thang-g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指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 藏戏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 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会给你双手端来喷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面,金黄的酥油和奶黄的“曲拉”(干酪素)、糖叠叠层层摆满桌。 酥油茶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氆氇(pǔlu 〖藏pulu〗)是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毛织品,可以做衣服、床毯等,举行仪礼时也作为礼物赠人。 花 灯 节 望果节 雪顿节 面团 面团 在贵州、广西的侗乡,有许多久负盛名的鼓楼和风雨桥。这些兴时于汉末至唐代的古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独特,极富民族气质。整座建筑不用一钉一铆和其它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拔地而起。风雨桥又称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地区。座座鼓楼高耸于侗寨之中,巍然挺立,气概雄伟。飞阁垂檐,层层而上呈宝塔形。瓦檐上彩绘或雕塑着山水,花卉、龙凤、飞鸟和古装人物,云腾雾绕,五彩缤纷。从江县高增侗寨鼓楼高达二十余米,十三层次;黎平纪堂侗寨一寨就有三个鼓楼,侗寨风光可说十足了 相传在远古时候,苗岭山上居住着一位叫阿娜的姑娘,不仅长得貌美,能歌善舞,且会酿制美酒, 她酿的酒有幽兰之香,清如山泉。方圆几百里的小伙子都来求爱,凡来求爱者,姑娘就斟上一碗自酿的美酒,不被中意者吃了这碗酒,只觉其味甚酸,心里透凉,但又不愿离去,当夜幕临近,芦笙悠悠,山歌阵阵,小伙子们房前屋后用山歌呼唤着姑娘来相会,姑娘就只好隔篱唱着:“酸溜溜的汤哟,酸溜溜的郎,酸溜溜的郎哟听阿妹来唱,三月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