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 -动物的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电大 -动物的文化

1、试述鸳鸯的生物学习性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 参考答案:鸳鸯春季经过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到内蒙古东北部及东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部分鸳鸯也在福建、贵州、云南等处繁殖。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鸳鸯栖息于山地河谷、溪流、苇塘、湖泊、水田等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食昆虫等小动物。繁殖期4~9月间,雌雄配对后迁至营巢区。巢置于树洞中,用干草和绒羽铺垫。每窝产卵7~12枚,淡绿黄色。 在汉语中,鸳指雄鸟,鸯指雌鸟,故鸳鸯属合成词。属雁形目,鸭科。英文名为Mandarin Duck,即“中国官鸭”。 鸳鸯最有趣的特性是“止则相耦,飞则成双”。千百年来,鸳鸯一直是夫妻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美好象征,也是中国文艺作品中坚贞不移的纯洁爱情的化身,备受赞颂。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科学研究表明,鸳鸯并不是终生不二的。 ?2、评述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Wilson)关于社会生物学的基本观点。 30多年前,上述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生物学“新论”第一次出现在爱德华·威尔逊的煌煌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及随后的一些相关论述中,旋即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风波,至今仍还可以说余波未消。 理查德·勒沃汀(Richard Lewontin)和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他们宣称人类社会生物学不仅缺乏足够的证据来支持,同时还具有政治上的危险性,进而指责威尔逊是为一个旧的诡计提供一个新样本,“是按阶级、种族或性别为某些群体的统治现状和既得特权提供一种遗传辩护……” 《社会生物学》之所以“恶名昭彰”,主要在于它的混合特性,尽管其本意不过是试图为人类行为的起源提供一个进化论的解释。他自己做过总结,批评者主要反对的是他们所看到的两个所谓的严重缺陷:第一个是不合时宜的还原论,即认为最终可以将人类的行为还原到生物学中去理解;第二个缺陷就是遗传决定论,即相信人类的基因决定了人类的本性。 威尔逊给社会生物学所下的定义是“有关动物社会行为与复杂社会组成这两者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在他看来,社会生物学的“目的”在于获得关于整个社会的生物特征的普遍原理。就人类而言,社会生物学的任务就是从进化意义上科学地解释人类行为的起源与进化的生物学机制。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生物学真正的学科意义,却被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争论掩盖了。威尔逊坦言:“在1975年的时候,我可以说是个政治白痴。”他称自己对意识形态一点儿都不感兴趣,也为批评者认定他一定怀有某种政治动机而抱屈。 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甚嚣尘上、以致平日里熟悉的同事都对他惟恐避之不及的时候,威尔逊也忍不住怀疑起自己来:“我把社会生物学这个主题扯上人类行为,是否犯了某个推理上的致命大错?”多年以后他这样描述自己的处境:“当时我想到,我正面临被贬为贱民的危机——被认为是一个差劲的科学家以及社会上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不过,“我又把自己所使用的证据和逻辑重新思考了一遍,我的说法在科学上完全站得住脚,我所遭到的攻击完全是政治上的,而非有凭有据的。” 他的支持者辩称:科学家有发掘真实的责任,而不论其政治正确与否;社会生物学并不一定如许多批评者所担心的那样,会导向特定的政治理想。 《社会生物学》全书共27章,其中95%以上的篇幅在介绍如何用进化论解释动物的社会性行为,乍一看来这是一些很传统也很平常的学问。麻烦出在最后一章《人类:从社会生物学到社会学》。在这一篇幅并不是很大的章节中,他将该书前面部分的研究成果做了推广,试图将进化论也用于解释人类的行为。他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就像其他动物的社会行为一样,是由基因决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指出进化社会生物学的贡献之一是“研究社会行为的遗传基础”。 同时他也敏感地意识到:“当我们发展到足以按照这些机制的术语解释我们自己,并且社会科学也发展到了充分繁荣的时候,其结果可能是难以接受的。” 让威尔逊感到欣慰的是,近十几年来,行为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研究已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足以证明至少人的某些行为,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而且可以推断:遗传因素必定经由长期进化形成,如此一来,用进化论解释人的本能行为的缘由,就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 《社会生物学》出

文档评论(0)

docin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