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专题八 实验 一、实验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专题八 实验 一、实验基础

(2)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测量仪器、被测 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其特点是多次重复做同一 实验时,误差总是时大时小,且偏大偏小的机会相同, 减小这种误差的办法是多进行几次测量,取其平均值. [例1] 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一圆柱体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d,示数如图8-1-2.由图可读出l=________ cm,d=________ mm. 图8-1-2 [解析] 游标卡尺的读数 l=22 mm+0.1×5 mm=22.5 mm=2.25 c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d=6.5 mm+0.01×36.0 mm=6.860 mm. [答案] 2.25 6.860 [例2] (2010·山东理综)某同学设计了如图8-1-3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MN、PQ,并测出间距d.开始时将木板置于MN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F1,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PQ处的时间t. 图8-1-3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d、t表示为a=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____.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a与弹簧秤示数F1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________.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相比,水的质量可以连续调节,因而F1的大小也可以连续调节,从而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和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故正确答案为b、c. [例3] (2010·浙江高考)Ⅰ.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 kg,取g=10 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减i,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X加i+X减i)/2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i/mm) 甲 乙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绳的X加i________X减i(大于或小于); (2)________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 (4)为了更好地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 有哪些? Ⅱ.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 电流 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电压 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 (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8-1-5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图8-1-5 [解析] Ⅰ.(1)由于橡皮绳不严格遵守胡克定律,故去掉第i+1个钩码时不能恢复到挂第i个钩码时的长度,所以X加i小于X减i. (2)每增加一个钩码,橡皮绳的改变量应相等,所以乙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 (3)根据题意,求出挂上不同钩码时,橡皮绳的改变量,钩码的重力等于橡皮绳的弹力F,作出弹力F随改变量变化的图线,图线的斜率即为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4)尽可能使橡皮绳的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同时要有足够大的伸长量,以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 Ⅱ.(1)以电压为纵轴,电流为横轴描点作图即可. (2)见答案. [答案] Ⅰ.(1)小于 (2)乙 (3)由所给数据得改变量如下表所示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 钩码个数 改变量(Xi-X1)/mm 甲 乙 1 2 30.2 15.5 3 67.5 30.0 4 118.5 47.7 5 178.0 64.8 6 245.5 84.5 由上表作图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