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英语
第一章:有关的基本概念 、耕作制度(农作制度)的功能(了解)、中国农作制度的特点
一、耕作制度的含义、内容及目的
1、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制度与养地制度
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包括作物布局、熟制、种植方式、轮作与连作。
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土地培肥、土壤耕作、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农田建设。
2、我国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①多熟种植 、②节水农业、③保护土地、④营养管理 、⑤综合防治、⑥农制改革、⑦高新技术。
第二章、作物布局 (※)
一、作物布局的意义、原则与设计
1.作物布局的含义与生产意义
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宏观、总体、管理概念)。
结构:作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
配置:作物的区域分布(宏观、粗略);田块分布(微观、精细)
作物布局意义: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劳作的目的就是满足需求);合理利用资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内及国际市场;有利于农民就业
3、作物布局的原则(了解):种高产的?种来钱的?种易种的?种习惯的?种国家的?随意种?种稀少的?种大宗的?……1)要有一定的市场2)符合生态条件(因地制宜)3)符合可持续发展4)有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经济效益) 5)有利于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
4、C3、C4作物(固定CO2的途径不同,初产物为3磷酸甘油酸和C4-二羧酸)有哪些?至少知道1-2个。
C3:麦类、薯类、稻、棉、甜菜(中低温条件相对较好、适应性更广)。
C4:玉米、高粱、甘蔗(光饱和高,光和效率高、二氧化碳补偿点低,水分利用率高,不适合弱光下生长、低温下生长)。以下各种类型作物至少记住几个常见的。
喜光作物? 棉、高粱、谷子、果树,稻、麦、大豆, 耐荫作物? 叶菜类、茶树 短日照作物? 大豆、棉花、玉米、高粱、水稻、甘蔗、甘薯, 长日照作物? 大小麦、燕麦、苜蓿、油菜、罗卜、甜菜 中性日照作物? 番茄、四季豆、黄瓜、菜豆 喜凉耐寒作物? 冬麦、冬大麦、冬黑麦 喜凉耐霜作物? 油菜、豌豆、向日葵、春麦越冬叶菜, 温凉型作物? 大豆、谷子、甜菜、红麻等 温暖型作物? 水稻、玉米、棉花、甘薯、芝麻、田箐、黄麻、烟草、花生等 喜水耐涝型作物? 水稻、稗、高粱 耐旱怕涝型作物? 谷子、甘薯、苜蓿、花生、向日葵、蓖麻
3.盐碱度适应性 耐盐较强的:向日葵、高粱、田箐、苜蓿、芦苇。中等耐盐的:棉花、甜菜、油菜、葡萄。
不耐盐的:谷子、小麦、甘薯、马铃薯、蚕豆。耐碱:小麦、大麦、棉花。中度耐碱:水稻。敏感:豆类。极端敏感:柑桔 4.耐肥与耐瘠:⑴耐肥:玉米、蔬菜;⑵喜肥:小麦、棉花、杂交稻、甘薯;⑶耐瘠:豆科、高粱、荞麦、黑麦。
5.养地与耗地作物类型:ⅰ养地——豆科;ⅱ耗地——禾本科;ⅲ半养地(还田作物、落叶落花)——棉花、油菜、花生
适应沙性土作物? 花生、甘薯、马铃薯、苜蓿、沙打旺、南瓜、西瓜等适应粘性土作物? 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大豆
耐碱性土作物? 苜蓿、棉花、甜菜、高粱、草木樨等
稍耐酸性土作物? 荞麦、马铃薯、燕麦、甘薯、小花生、油菜、烟草
耐盐强的作物? 向日葵、高粱、田箐、苜蓿、芦苇
中等耐盐作物? 棉花、甜菜、油菜、葡萄 耐碱作物?小麦、大麦、棉花。碱敏感作物?豆类,柑桔。耐肥作物?玉米、蔬菜。耐瘠作物?豆科、高粱、荞麦、黑麦。养地作物?豆科。耗地作物?禾本科。半养地作物?棉花、油菜、花生。
作物布局的步骤:1)基本情况调查:气候、土壤、地貌、社会经济情况。2)需求预测:总量估计,总体比例结构。3)作物生态适应性确定:温、光、水、土;产量、稳定性、品质。4)作物种植区划分:△、最适宜区(高产、稳产、高效、优质,新疆棉花,华北小麦);△、适宜区(有缺陷、可弥补,有波动、有把握,增投入、有效益,北方水稻);△、次适宜区(缺陷大、产量不稳、投入大、尚有效益,南方玉米);△、不适宜区(缺陷很大、产量低而不稳、质量差、投资巨大、效益低、风险大,湖南小麦)。5)生产基地、商品基地确定:作物适应、区划适宜、技术保障、条件一致、产前产后有利。6)作物组成(结构、大的比例):种植业/农业;粮食/经济/饲料/特种;夏收/秋收(品质、产量、稳定、需求);主要/次要;肥/瘦,旱/润,早/晚。7)空间配置(落实计划,计划分解):落实地区(县、乡、村);落实田块(远、近,肥、瘦);落实季节(秋播、春播、夏播);落实作物;落实品种;落实秧田;落实熟制(麦稻、麦棉、麦玉米、麦甘薯、麦大豆);落实农户。8)可行性鉴定:各方需求满足否?与自然环境协调否?经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