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8例早产儿PICC的临床应用体会.doc
68例早产儿PICC的临床应用体会
【摘要】目的:认知PICC在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68例置入PICC的早产儿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早产儿成功置入PICC,并且全部留置到正常治疗结束。结论:PICC为早产儿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静脉通路,并减轻了护理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PICC;早产儿;临床应用
早产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全,为了保证能量的供给,需输入静脉营养,且输注时间长,静脉营养液渗透压高,对外周静脉损害大,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对血管破坏大,增加护士工作量,同时造成后期穿刺困难。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是保证治疗的关键[1]。PICC也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本科对68例早产儿置入PICC进行治疗,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置管中符合条件的共68例,男37例,女31例,日龄17小时至18天,体重0.95-2.6kg,静脉营养液治疗时间在5天以上。
1.2方法
(1)材料
68例早产儿均采用美国爱朗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1.9Fr,全长50cm,固定敷贴采用3M透明敷贴。
(2)术前准备
术前由医生、护士共同告知家属置入PICC的必要性,包括其优点,操作过程及置管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我们采取的相应措施,由此产生的费用。由家属签署PICC置管同意书。患儿的准备:实施置管前会诊[2],对患儿进行充分的评估,如营养状况、凝血功能、血管条件。选择最好的置管时机,强调尽早置管的重要性。用物准备:包括PICC置管包,手术衣,无菌手套,肝素生理盐水,灭菌注射用水、安尔碘等。
(3)PICC置管方法
①操作者的准备
洗手,戴口罩。将患儿置于预热37℃的辐射台,连接心电监护仪,保持一个静脉通道,常规备氧,氧饱和度维持在88-93%。
②穿刺部位的选择
首选右侧贵要静脉。至少准备3个可穿刺的血管。准确测量双臂围。预测导管置入长度,并作好记录。在临床应用中,测量从穿刺点起,沿静脉走向至右胸锁关节内缘,正常出生体重儿加1cm,低出生体重儿加0.5cm,1000g以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不增加长度[3]。
③操作过程
操作方法按新生儿PICC穿刺置管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建立最大的无菌屏障。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手臂外展90°,穿刺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减小穿刺针角度,推送导入鞘2-3cm,退出针芯,助手按压导入鞘前端以减少出血。将PICC导管沿导入鞘缓慢、匀速送入静脉。在经过颈外静脉时,注意头应偏向穿刺侧,以免导管尖端进入颈外静脉。导管送至预测位置后,退鞘,消毒。充分待干后无菌透明敷贴覆盖,进行X线定位。
置管后应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新生儿血管细小,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虽然较大,但和上腔静脉相比较,仍然较细,容易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以,导管尖端的理想位置应该在上腔静脉。胸片显示应该在第3-5胸椎。但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导管尖端会逐渐上移至锁骨下静脉和颈外静脉,这也会影响新生儿的PICC留置时间。如果位置不到位,应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调整导管尖端位置。
④置管后的护理
Ⅰ术后专人护理。做好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导管型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患儿姓名、性别、日龄、住院号、穿刺静脉名称、臂围、置入长度、外露长度、胸部X片结果,导管调整情况、穿刺日期、操作者姓名及穿过程是否顺利、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每班检查臂围观察管路是否通畅,导管外露长度,敷贴有无松动,肝素冒有无回血。观察置管侧肢体及肩胸背部有无肿胀,有无发热,患儿有无呼吸暂停。外用弹力绷带松紧度及肢端循环。严格交接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Ⅱ更换敷贴和肝素帽。洗手、戴口罩、帽子、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洞巾,严格用安尔碘消毒三遍后,一手按压住穿刺点,另一手先松开敷贴四周,然后顺着导管方向从下往上揭去敷贴,切忌将导管带出体外。用安尔碘消毒导管穿刺点及周围皮肤2-3遍,每次消毒棉签停留在穿刺点处不少于30秒,使其发挥消毒效果,消毒圆盘上下,待完全干燥后再盖上透明敷贴。注明更换日期和时间,双侧上臂围(或腿围),导管外露长度,操作者工号。敷贴更换是置管处皮肤护理的关键环节。有研究指出:新生儿PICC导管每7天更换透明敷贴1次,如敷贴有潮湿、松动时应及时更换[4]。
Ⅲ冲封管。冲管时间:每天输液前冲管、每天q6h冲管。 方法:输液前用生理盐水2ml(10ml空针)脉冲式冲管。每6小时冲管用生理盐水2-3ml脉冲式冲管。封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儿用生理盐水。暂停输液时,先用生理盐水1-2ml脉冲式冲管、再用肝素液2-3ml(2u/ml)正压封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例急性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与预防对策.doc
- 2010―2015年珠海地区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doc
- 2010~2014年菏泽市老年结核病患病情况分析.doc
- 2010~2015年东莞市28例别嘌醇片不良反应报告分析.doc
- 2012-2014年社区重点孕妇妊娠风险因素的变化分析.doc
- 2012-2014年奉贤区西渡社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doc
- 2012~2014年我院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调查分析与合理性评价.doc
- 2013年WTA年终总决赛李娜VS小威廉姆斯技术统计分析.doc
- 2014―2015赛季CBA北京队与广东队攻防技术特征分析.doc
- 2014与医疗健康有关的趣味发明.doc
最近下载
- 100万吨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方案.docx
- 输液港夹闭综合征.pptx VIP
- 尾矿库闭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pdf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流行创意型)8.doc VIP
- MOBILGEAR 600XP320 MSDS_65341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水利工程安全隐患排查记录.doc VIP
- 简历--个性简历简历求职简历最新简历(8).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罗茨鼓风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VIP
- MSDS_Mobilgear 600XP46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 MSDS美孚齿轮油600XP220美孚齿轮油系列.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