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藏羔羊疾病的综合防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育肥藏羔羊疾病的综合防治

育肥藏羔羊疾病的综合防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羔羊肉这种鲜美的肉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羔羊的肥育便成为我县畜牧业生产中的支柱产业,预防和治疗羔羊常见病是提高饲料报酬,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根据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羔羊疾病的综合防治拟从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新和羔羊经脐感染疾病的防治及育肥羔羊常见病的诊治等方面阐述如下,现将羔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浅述三个方面,与同行切磋。 一、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是减少新生羔羊疾病的关键。 1、加强放牧管理。配种后的母羊应强弱分群管理;防止羊只受寒冷刺激应早晨退点放牧,晚上迟点归牧;妊娠后期母羊在放牧中喜睡,应不时驱赶,使其尽量采食;在放牧中除保证采食量,充足的饮水外,应防止羊只跳沟或受到惊下,出入圈舍门防止挤压,妊娠后期更应注意。 2、科学合理补饲。在150d左右的妊娠期内,除正常放牧外,还应进行科学合理的补饲,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及母畜的正常营养水平,饲料选用当地原料。(1)在12月底喂量0.1kg配方青稞22%,玉米26%,802混合料35%,菜籽饼9%,苜蓿草粉5%,食盐1%,磷酸二氢钙2%。(2)在1~3月中旬补饲1MK代谢能60g以上的粗蛋白⑴,按A配方饲喂0.2kg。(3)在妊娠后期胎儿营养需要增加,补饲13~2.3KM代谢能75~140g粗蛋白⑴,按以上配方补饲0.3~0.4kg。 3、哺乳期的饲养管理。羔羊出生后,在0~2月的时间内,每增加1kg体重约需4~6kg母乳⑵,这段时间除正常放牧外,由于母羊奶羔,放牧时采食量不足,应给予母羊优质青干草或青贮饲料,同时应将配合精料的补饲量增加到0.4kg左右。饲料配方:燕麦14.5%,青稞12%,豌豆10%,802混合料50%,菜籽饼10%,食盐1.5%,磷酸二氢钙2%,在1月后,由于青草萌发,并逐渐丰富,此时可停喂精料,并加强放牧管理。 二、加强新生藏羔羊经脐感染疾病的防治是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新生羔羊经脐带感染的疾病(脐带感染、脐带病等),为新生细毛和半细毛羔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牧区,有“改良羔羊三大病:拉稀、肺炎、脐带病”的说法。多年来,从我县新生羔羊发病种类来看,该类羔病发病率一般要占新生羔羊总发病率的20%左右。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80%以上。可见该病在新生羔羊疾病中所占的危害性性。 新生羔羊经脐带感染的疾病,一般包括脐炎及脐带坏疸、腹膜炎、膀胱炎、败血症、肾盂肾炎、肝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和破伤风等10种。该类感染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和破伤风杆菌等。这些致病菌国,有的单一病菌、有的呈混合感染致病。 新生羔羊断脐,给细菌侵入造成有利条件,在断脐后的最初环境不但易被污染,且适宜致病菌的繁殖,由于新生羔羊抵抗力弱,极易发生经脐带面感染的疾病。脐带感染后,多数疾病以血源性蔓延为主,个别为组织性蔓延致病。除脐炎和脐带坏疽外,其余疾病均不同程度经过败血或脓毒败血过程,致使整个肌体都受累。 新生羔羊被感染后,除脐炎、脐带坏疽,化脓性关节炎和破伤风三种疾病易诊断外,其余确诊较难,且不易治疗。有的疾病如破伤风,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有些疾病经治疗后虽不致死亡,但影响生长发育,因而失去培养价值。故重视和加强此类羔病的防治,在生产上颇为重要。 1、脐炎和脐带坏疽。新生羔羊脐炎和脐带坏疽多由于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或链球菌等所致。 诊断要点 脐带残端浸润、肿胀、形似绳索,数日不能干枯脱落。脐乳周围发红、肿胀。触压脐周炎症区有疼痛反应。如脐带基部溃烂、坏死,残端脱落后,脐孔部形成溃疡,有浓性分泌物,创口数日不愈。严重时,形成脐周脓肿、脐周蜂窝织炎或脐带坏疽。脐带坏疽时,全身症状较明显,体温40℃以上,精神不振,两耳下垂,吮乳无力或不愿吮乳,常呆立或独卧于阴暗处。 治疗 (1)脐炎 脐带残端及脐孔周围用0.1%过锰酸钾溶液充分清洗,然后切除脐带残端,创面用3%双氧水冲洗消毒,涂以碘酊。脐孔炎症边缘皮下环状点注青霉素20万单位,灌服长效磺胺0.1g,首量加倍,每日1次。 (2)脐周脓肿、蜂窝织炎 切开排脓,切除溃烂、坏死组织,局部按感染创处理。青霉素20万单位、链毒素50万单位,一次肌肉注射,每日2次,长效碘胺0.1 g。一次灌服,首量加倍,每日1次。 (3)脐带坏疽 彻底切除坏死组织,用硝酸银棒或10%硝酸银溶液烧灼坏死组织根部,创部涂以碘酊,局部皮下青霉素环状点注,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灌服长效碘胺,剂量同上。 (4)感染严重或发生全身症状时,按败血症处理。 2、化脓性关节炎。致病菌由脐带经血循侵入骨质后,首先引起骨髓腔一系烈急性炎症,而后侵害关节。受害的多为四肢关节及脊椎关节,也可侵入颌关节及颌骨。致病菌主要为溶血性金色葡萄球菌、次为大肠杆菌、链球菌等。 诊断要点 常于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