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毅:驾着 “互联网大篷车”而来.doc
宗毅:驾着 “互联网大篷车”而来
让年轻人成为真正的股东,企业的主人,这才是向互联网转型的成功秘诀。
4月,“互联网大篷车”西南行公益讲座上,记者遇见了一位自称“不靠谱”却有着十几家公司的董事长。宗毅一身休闲打扮,直率、坦诚,面对媒体,丝毫没有做作与矫情,在他身上,你会感受到45岁企业家的睿智与成熟,同时,也会被他“酷酷”的人生经历所吸引,感叹这才是青春。
打通一条中国电动汽车充电之路
“大多数人并不关心你在某个行业内干出了多大的成就,特别是空气源热泵(一种节能环保热水系统)这样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这是宗毅频繁出现在媒体、社会公众面前后,发出的感慨。宗毅是芬尼克兹的CEO,而让他受到关注的却不是他的这家听起来“较冷”的公司,而是由他发起的一场“打通一条中国电动汽车充电之路”的公益秀。
2013年,当时身在美国硅谷的宗毅首次接触到特斯拉就一见钟情,随即就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为特斯拉中国首批车主。特斯拉是美国一家电动汽车的品牌。电动汽车,顾名思义是以车载电源为动力,不需要燃油,对环境的污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与之相对的燃油汽车则被证实是引发雾霾的罪魁祸首。
2014年5月,终于可以在北京提车了。可问题来了,北京到广州这一路没有充电设备,家住广州的宗毅该如何把一辆特斯拉弄回去呢?“我当然是要自己开回去的。”宗毅说,“一般能想到的方式就是一路上跟多家酒店做沟通来充电,但我觉得这样实在不酷。我就想要做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不但要开回去,还要修一条充电之路。”于是,宗毅自掏腰包,购买了20个充电桩,并打算将其安装到回家沿途的16个城市。
宗毅首选安装充电桩的地点是沿途的酒店、宾馆,“我充完电就把它(充电桩)留在那了,不过要想得到我的充电桩,酒店就必须答应一个条件――免费为用户提供充电。”
很多人对“免费”这一说法感到不解,特斯拉的车主应该都不差钱,为啥要对车主免费呢?“我就是想让社会知道,开电动汽车,做环保的事儿,是应该得到支持的。”宗毅笑着说,“事实上,我算了一下,充满一次电,大概50块钱左右,而在安装完充电桩之后,酒店能引来电动车主客流,在酒店消费,这样下来充电的成本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耗时26天,宗毅终于完成了自己充电网络的安装计划,而这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土壕”“牛X”等词变成了他的代名词。而宗毅却说:“我只是个小人物,做这些无非是想唤起大家对环保的重视。中国电动车的普及度之所以不高,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的缺乏。而我都能打通京广线的充电路,那些有能力的人肯定更可以,只不过他们以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事情。”
在宗毅心中,他始终认为,环保不是负担,而是创新。他说:“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抱怨没有建设,我们有责任向所有人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
给年轻人一个“做梦”的机会
除了打通一条电动汽车充电之路,宗毅还发起了一场“互联网大篷车”公益讲座活动,今年4月的西南行是该活动的第三次出发了。而这些看似和企业经营无关的活动,在宗毅眼中,却是吸纳人才的最佳途径。
“你想靠钱留住人才是很难的,如果有一个更大的公司开出更高的薪水,这人才不就流失了吗?”宗毅说,“而我们给那些有情怀有理想的年轻人提供的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就像我做环保公益,去到各大学府做演讲,无形之中也就告诉了那些青年才俊,我们是一个有理想的企业,这样自然也就不断地吸纳了志同道合的人加入。”
如果你关注宗毅,你会发现他旗下有十几家公司,而这恰恰就是宗毅给年轻人制造的机会。
“我们的公司每年至少会成立一个新的公司,要求公司有理想的年轻人都要参与竞选,大家可以自己组队,想象‘我是这个公司的总经理,我会怎么做’,写出可行性报告;接着,各个团队进行项目PK,胜出项目即可成立新公司,而团队成员则可成为该公司的负责人、股东,我们把它叫做裂变式内部创业。”宗毅说。
金星公司是芬尼克兹内部创业的第一个项目,公司独立运作,专做换热器。“换热器是芬尼所在产业链的上游,之前,这个零部件是由其他厂家供货,我不太满意这些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于是就想出了内部集资入股的方法。”宗毅说,“不过我要求这个项目的总经理必须出钱购买股份,同时欢迎其他高管参股,规则是5万一股。”
然而,大伙儿参股的意愿并没有像宗毅预想的一样,不少员工不是担心自己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就是怕新公司是借机圈钱,“毕竟5万、10万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家里的全部储蓄资金了。”
最后,作为这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宗毅拿出了20万,加上总经理的10万,以及部分高管的投资,这家公司以60万元的注册资金正式启动了。
“他们(没有投资的高管)后来悔到肠子都青了,在公司注册的当年,新公司就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回报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