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胎儿无脾综合征1例.doc
胎儿无脾综合征1例 【关键词】 胎儿;无脾综合征;超声心动图;产前超声检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49 1 病例资料 孕妇27岁, 宫内孕22~23周, 孕2产1, 第一胎体健。夫妻身体健康, 无既往病史, 无过敏史, 然而该孕妇曾于孕早期有感冒病史。因在外院产检时检出胎儿心脏结构异常来本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56 mm, 头围202 mm, 腹围182 mm, 股骨长41 mm, 肱骨长39 mm, 羊水最大深度60 mm, 后壁胎盘厚约28 mm。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示:胎儿脾脏未显示, 胃泡位于左侧腹腔偏后, 肝脏呈左右侧对称, 主动脉(AO)和下腔静脉(IVC)位于脊柱右侧, 下腔静脉居于其前方。腔静脉与右侧心房连接, 两侧心房均未见肺静脉开口, 房间隔(IAS)仅见中段回声, 上下端均回声失落。室间隔基底部回声失落约4 mm, 房室瓣呈一组共同瓣。AO与右心室(RV)连接, 肺动脉(PA)与左心室(LV)连接, AO、PA起始部平行且主动脉内径大于PA, 主动脉瓣(AV)与肺动脉瓣(PV)活动自如, 两者呈并列关系且主动脉瓣居于右侧。心底切面心房后方见一额外血管左右汇合为一支向下穿过膈肌汇入门静脉系。 引产后尸解结果脾脏缺如, 心血管发育畸形(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心下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房间隔缺损), 左右肺均为3叶, 对称性横位肝等, 这一结果符合无脾综合征的病理学特征。 2 讨论 无脾综合征(Ivemark综合征)是以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为特征, 伴有复杂心血管畸形及胸腹腔内脏位置和结构异常的临床病症[1-3], 其特点是内脏发育倾向于对称性即成对的胸腹腔器官趋向右侧结构对称化, 故又称为右侧异构。1958年Polhemus等[4]将无脾综合征归纳为以下几点:① 先天性脾脏发育不全或缺如;② 伴有心血管严重畸形;③胸腹腔脏器结构和位置异常;④ 伴双侧肺多叶畸形与发育不全;⑤ 可以有多个系统及器官多发性畸形。因无脾综合征常伴随心脏的复杂畸形, 其中又以心房异构、肺静脉异位引流的发生率较高, 且影响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 因此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无脾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目前有学者认为无脾综合征与胚胎阶段(胚胎5~6周)受到致畸因素的作用相关, 在致畸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胚胎发育异常而形成多种畸形, 以致脾脏发育不全或缺如, 也有资料显示无脾综合征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常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男性占优势[5]。脾脏的发生起始于胚胎第5周, 由胚胎背侧的间充质细胞逐渐发育而来, 脾脏是胚胎阶段重要的造血器官和储血器官, 也是重要的免疫反应器官。无脾综合征的患儿存在免疫缺陷[6], 易引起机体抵抗力低下, 在新生儿期和乳幼儿期易出现反复感染, 甚至出现多系统栓塞进而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据文献报道显示无脾综合征患儿1年内死亡率为80%, 2年内死亡率达88%[7]。因无脾综合征患儿出生后的生存率低, 病死率高, 因此产前超声诊断检查显得尤为重要。产前常规超声检查中若能诊断为无脾综合征, 建议应及时终止妊娠。过去无脾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尸检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提高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各种影像检查手段如超声检查、X线、心血管造影及核磁共振等被普遍应用到该病的诊断中。由于孕期情况特殊, 影像检查手段的选择备受瞩目, 而超声作为一种简单、无创、无辐射的影像检查手段, 无论是在胎儿时期还是在其出生后, 早期诊断该综合征对提示预后和指导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胎儿脾脏是以胎儿胃部回声为声窗, 横切面显示胎儿脾脏为胃泡上方半月形的低回声结构 [8], 冠状切面显示胎儿脾脏位于横膈与胃泡之间。胎儿脾脏随着孕龄增长而增大, 不同孕周有不同的正常值[9]。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出脾门部血管的血流信号, 可以有助于脾脏的确认, 然而在日常的超声检查工作中由于种种条件所限却难以清晰显示脾门部的血流信号。目前的产前超声常规检查中一般不包括脾脏的检查, 故脾脏在妊娠中晚期的常规检查中往往被忽视, 日常工作中发现大多数孕妇常因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就诊时而发现无脾综合征, 如在进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发现胎儿心血管严重畸形且合并有内脏位置异常时, 应注意观察胎儿脾脏并进行常规的胎儿脾脏扫查, 除此之外, 胎儿脾脏的检查对机器和超声检查者的要求均颇高, 这也是对此综合征产生漏诊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倍加注意。 参考文献 [1] 来茂德.脾脏畸形在新生儿畸形中的意义.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1989, 18(3):1271. [2] 乔淑萍, 李崇庆, 杨晓光, 等. 无脾综合征一例.临床医学 , 1993,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