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英华:徽州徽墨“薇”掌门.doc
胡英华:徽州徽墨“薇”掌门
人都说百炼成钢,可是墨在制作的过程中却要经过十万次杵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制墨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人自我锤炼的过程?
徽墨,“文房四宝”之一,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可见,古代文人墨客,对珍奇墨品推崇备至。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熟知最新的科技产品,用着最新的通讯和交通工具,却没有多少人对传统文化艺术精习深研,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也没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可是这个世界很奇怪,有人遗弃,就有人拾起。就像古老的相声艺术,青年一代依然才人辈出,馥郁芬芳的徽墨文化也有年轻的传承人,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的“85后”胡英华,就即将成为这家古法制墨厂的新掌门人。
她曾以为,
一辈子都会在那个厂房
有文献考证,墨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徽墨的兴起和发展则是在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方一些制墨的匠人因战乱南迁,见皖南古徽州一带松林茂密,在此安定下来,重操旧业,徽墨一脉就此落地生根,兴衰盛败走过了几百年,存留至今。
胡英华,1987年生于绩溪上庄一个徽墨世家,父亲胡嘉明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古法制墨手艺人,于1982年成为上庄老胡开文墨厂的第八代传人。小时候,父母工作忙,于是除了上学,胡英华和姐姐基本上都是在厂房里玩。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几乎学会了制墨的一整套流程。
制墨的第一步是在一间封闭的房间里进行的,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进行调制,经过揉搓,像和面一样,最后形成一块块墨坯。好玩的是,制墨师傅进入房间的时候还是“亚洲人”,出来的时候一个个都会变成“非洲人”,一下子就有种“层林尽染”的喜感。不过不用担心,制墨的所有原料都无毒无害,这样的亲密接触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墨坯完成之后就是捶打,这可是个费体力的技术活,古法制墨里要求的十万次杵绝对不是开玩笑的,只有经过千锤百炼,墨的品质才越高档。这道工序全凭力气,即使是寒冬腊月,墨工们也会大汗淋漓。之后分割称重,装入不同规格和造型的墨模中,然后挤压、冷却、脱模、自然晾干,最后是磨边、打蜡、描金、包装。说起来简单,可是一整套流程下来最短也需要几个月时间,有的较大的墨品甚至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制成。
墨在晾干的过程中是不能经过日晒和风吹的,否则会出现裂纹,这样的墨就得作废重做。成品墨在保存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受潮,否则墨锭就会颗粒化,研墨过程中就不够温润,影响使用。
从童年到少年,胡英华最熟悉的地方就是这个墨厂,这里没有一个角落是她不知道的,在杂乱无章的操作间里,她甚至可以闭着眼睛行走自如。在她的成长里,父母那一辈人从青年走向了中年,周而复始的制墨流水线上,浸满他们的汗水,也浇筑了他们所有的专注。年少的她曾以为,父母的一辈子也将照进她的漫漫人生。
长大后,
她不想再跟墨有关系
大学毕业后,胡英华意识到,原来自己还可以选择去过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又黑又脏的墨厂一下子就让她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开始“厌家”,于是,她毫不犹豫地去了上海。
她在上海工作了将近三年时间,跑过业务,也接触过与网络有关的工作。那三年时间是她最自由自在的一段时光,工作之余到处走走停停,也算是看过了世间繁华。可是,很多个夜深人静、月上梢头的时候,却突然成了她想家的时候。想的最多的还是小时候在墨厂玩耍的那些事,比如有一天她和姐姐去厂房附近的小河玩,结果姐姐不小心摔倒弄湿了裤子,然后就一直哭,不敢回家,大咧咧的胡英华不怕被骂,就自作聪明地和姐姐换了衣服。结果可想而知,妈妈一看就全明白了,被她们的天真逗乐得不行。
那就回家吧。站在家门口,墨厂里传出熟悉的捶打旋律,空气中氤氲着浓浓墨香,那一刻,她突然就泪流满面。在外面不管有多自由,可是奔波的辛苦只有她自己清楚,而这个一度让她厌倦的家永远是她归航的港湾。
小时候的她只知道,一块好墨要在烟熏、火烤和捶打中才能诞生。多年之后,当她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之后,才发现,与墨相遇真是一种莫大的缘,人都说百炼成钢,可是墨在制作的过程中却要经过十万次杵才能达到最好的状态。制墨的过程,何尝不是一个人自我锤炼的过程?过程不管有多轰轰烈烈,可是墨在成型之后,就会归于沉寂,等待一个美丽的时间绽放。人也是在不断地寻寻觅觅之后,才知道自己最渴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做网店,
是一次偶然的决定
回家、结婚、生子,2009年,胡英华完成了这一连串“落地生根”的动作。墨厂忙的时候,她就回家帮忙,乐滋滋地把自己也变成“非洲土著”。
开网店完全是一次偶然的决定。一次聚会,她得知一个朋友正在做网店卖鞋子,据说生意还不错。这一下子让她动了心。生孩子后,胡英华一直没有参加什么正式的工作,开网店实在是一次不错的尝试。至于卖什么,家里现成的徽墨产品就是明星品牌。主意一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