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思路和结构详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的思路和结构 2014.01.07 【高考回顾】 (2010年春) 16、清人称道这首诗主客“照应相配”。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说的理解。 (2011年秋)16.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2012年秋)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津亭”和“客船”。(1分) 2013届一模(闸北) 野望? ?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6、从结构的角度,赏析这首诗是如何逐层地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首联由“望”生情,表达了百无聊赖的彷徨;中间两联因“望”所见,置身于牧歌式的田园,似乎有点忘情;尾联卒章显志:既然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贤人,与之神交了。(2分)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志,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的循环,诗意得到了深化。(2分) 2013届一模(长宁)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15.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1分),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1分),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1分)。 16.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4分) 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1分)。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冠(1分)。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1分)。语言,1分。 常见设问方式: 结构特点、结构作用、线索、思路 开篇特点、脉络、层次、结合全诗、在整首诗歌中 古诗词的思路和结构 1、感情脉络 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流动 2、写作思路 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等思维路径、思路流程 古诗词的思路和结构 1、题目:点明内容、主题 2、句 起句——点题、总起、开门见山、伏笔、铺垫、奠定基调…… 中间句——点题、层层深入、对比衬托、逻辑关系承上启下、呼应、阐释等。 尾句——点题、曲笔入题、呼应、总结上文、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3、结构上特点: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 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 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 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前四句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有春花秋月引起光阴如箭之谈,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第二层次:归隐后的生活。 “留下”句至“秧肥” 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 “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夜归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本诗紧扣“夜归” 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 随后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 末句以深夜“补衣灯”的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温暖心情。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第一句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为末句抒发作者面对挫折时的乐观、旷达的情感作铺垫。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简析这首诗是如何扣题展开的? (4分) 首联承题写失群之雁, 颔联写孤雁的失群之后的动作,刻画其心理, 颈联写失群之后的危苦, 尾联孤雁的自我宽慰的心理。 作者以孤雁自喻,全诗紧紧围绕题目有层次展开,生动地表达了孤栖忧虑的羁旅之情。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