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温塘到香港-江苏网新闻.doc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从温塘到香港-江苏网新闻.doc

第一章 从温塘到香港 诞生温塘 袁振英,乳名渠铿,别名震瀛,1894年7月12日(清光绪二十年农历甲午年六月初六)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县温塘乡,现称东莞市东城街道温塘社区居委会。 东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距广州50公里,南距深圳90公里,水路至香港47海。 袁振英的家族本是仕宦之家。他的始祖袁悦塘官至奉直大夫,五品官。六伯父是武举人,做过广州鱼珠炮台的军官。而他的父亲只是个穷秀才,做了一辈子教书先生。袁振英自述生在“一个封建残余的家庭”,在1950年填写的《干部履历表》“家庭出身”一栏中,他颇有意思地写上“教书(兼地主)”。 袁振英的父亲名袁厚常,字居敦,曾经多次代人考举人,出卖自己的文才帮助别人踏上仕途,自己却不屑进入官场。袁振英承认自己的性格深受父亲影响:“我也遗存父亲的性格,一生不肯做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奸商市侩,也以教书为职志。”袁厚常有3个妻妾,原配夫人萧大妙因肺病去世后,续弦何玉梅,纳妾何合和。他总共有四子六女,其中何玉梅生三子,长子袁拔英、次子袁振英、三子袁擢英天启六年(1626),在宁远一役中努尔哈赤。崇祯二年(1629年),次年8月跟随多年的一位佘冒佘家子孙此后不许为官、不许回南方老家,世世代代为袁守墓。佘家先祖的称谓已无从查考,后人一般佘义士北京崇文区第59中学校园内佘家小屋后面,是青砖矮墙围起来的袁崇焕墓园。墓园内有一大一小两墓,大的墓碑上书有明袁大将军墓楷书,小的只有一块无字墓碑,佘墓。袁崇焕后150年,清朝乾隆帝为他平反。同时为他及佘氏修坟以旌气节。民国初年由康有为出面,各界人士在袁墓旁建立袁祠。 于是,北京市专门拨款,将袁崇焕的墓、祠、庙重新修葺。如今在龙潭湖公园内保留袁督师庙,在广渠门内保留有袁督师祠、墓,这都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宋庆龄、李济深、傅作义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数次前来拜谒袁崇焕祠、墓。 香港著名作家金庸是这样评价袁崇焕的:“袁崇焕就像是一位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大火熊熊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袁振英的父亲经常以袁崇焕崇高的民族英雄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子弟。袁崇焕的高尚品质和英雄事迹,在少年袁振英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说:“我们常常想起祖宗袁崇焕督师,忠义便油然而生了。” “家庭革命” 青少年时代,袁振英曾做过三件被家人视为叛逆的事,他自己戏称为“家庭革命”。 袁振英说自己小时候做过“很像表现过两种家庭革命的事情。”第一件事是他反对母亲吸烟和打牌。他说:“我母亲是一个富农的女儿,文盲,我有一个庶祖母,又有庶母,婢仆等,所以我母亲一无所事,日中只同邻里妇女玩‘东莞牌’和吃生切烟这都是我所不喜欢的!”“我觉得母亲不做事而吸烟和打牌是很不好的。”母亲对儿子的反对大为惊诧,用了“野蛮”一词责骂自己这个大胆犯上的儿子。袁振英却不以为然,始终认为自己是合理的。他长大以后也一直不吸烟、不赌博。第二件事是反对过继给六伯父为后嗣。他的六伯父武举出身,在家族中也颇有地位,但无子嗣,死时父亲要他承继六伯父,为六伯父披麻戴孝、担幡买水。但袁振英认为“都是迷信和可耻的”。他大声啼哭,坚决不肯。无奈之下,只好改由他哥哥袁拔英代替。 1905年,延续千年的科举被废除,袁厚常的私塾学生骤然流失。为了生存,他决定到邻近的英属香港去谋生。11岁的袁振英跟着父亲去香港,在英皇书院与皇仁书院接受西式教育。他读书用功,成绩优异,回忆起香江的求学经历时,他不禁自豪地说:“在香江读英文的时候,英帝国主义英皇书院的校长和教员说我程度好,三个半年,便升了三级,仍居第一名,三个半年,升了五级,全香江会考,我又占了第一名,升到皇仁书院高中,三年免费。”东莞的翰林尹庆峰见袁振英聪明好学,于1912年主动提出与袁家结为秦晋之好,要把侄女许配给袁振英。袁振英父母没有告知儿子,就同意了婚约。袁振英知道后执意要求退婚。无论父母怎么规劝与妥协,袁振英都不认可这门婚事,并在报上登广告宣布正式退婚: “本”年孟夏鄙人父母,与尹思荣,共结秦晋,吾未知也!惟我与女,并无接洽, 文明婚配,焉肯盲从!特此声明,以免后论! 在当时风气未开的东莞,袁振英此举确是惊世骇俗,这对父母的权威是个挑战,对女方尹翰林家族是个羞辱。袁振英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后来回忆:“当时我已预备脱离家庭,幸而我父知道我的性情刚强,不敢再压迫我。”这次退婚,袁振英称之为“我第三次的家庭革命”。 三次“家庭革命”的成功,鼓舞了袁振英的激进态度,他后来说:“持着一种‘不妥协’,‘无调和’的态度,‘只论目的,不论手段’,这是我

文档评论(0)

ailuojue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