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ppt

专题一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一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ppt

专题一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相关农民问题 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的进步 (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大部分是 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2)春秋时期, 农具开始出现。 (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 的显著提高。 (4)曹魏马钧创制了先进的灌溉工具 ,水碓、水磨等广泛用于谷物加工。 (5)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 ,出现了 。 2.兴修水利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2)夏商周时期,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 ;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 ;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 (4)秦朝时兴修 ,沟通了湘水和离水。 (5)隋朝时,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贯通南北的 。 (6)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兴修的水利工程仅江南就超过六朝的总和。 (7)元朝政府先后修治、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将几大水系贯通起来。 3.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及推广 (1)商周时期,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2)唐朝时,农作物品种增多。 (3)明朝时,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 (4)清朝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4.生产技术提高和经验积累 (1)商周时期,人们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等。 (2)北魏 的 ,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的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明朝后期 的 ,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还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二、中国近代农业的状况 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促使中国 逐步解体,加剧了中国农民的破产。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 和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生产发展了。 3.抗战时期,日占区大量土地被日军使用,并低价收购农产品,使农村粮荒普遍,饿殍满地。国民政府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中共在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等地开荒成绩显著。 4.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发动内战,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农产品,也严重打击了中国农业。这时期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 三、新中国农业的发展 1.建国初期农业的恢复 (1)1950~1952年,我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到1952年,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跟踪思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农业合作化道路 从1953年起,国家对农业进行 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农业经济转变为 经济。 3.“一五”计划时的农业 1957年,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4.农村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 关键提示:人民公社化运动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5.“文化大革命”时期 农业遭受严重破坏,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6.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实行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废除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这就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已跃居世界首位。 与此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