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专题案(对外交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下册专题复习(一) 中国古代的外交 科目 历史 课 型 复习 年级 初一 时间 2013.6 主备 同伴签字 备课组长签字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国古代与各国交往的史实及唐宋元明清各朝代交往与冲突的情况。 学习重点 与各国交往的史实。 学习难点 相似处的比较及启发。 学习过程 备 注 【合作复习、知识梳理】要求:1.请同学们快速回顾以下内容;明确复习目标2.建议时间:2分钟 1. 唐朝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2. 元朝中外交往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3.明朝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 4. 清朝的对外政策 。 【自主学习、巩固训练】要求:1.首先结合提纲自主记忆下列内容2.然后进行书写3.建议时间:20分钟。 1.第6课记忆复习提纲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了解唐与各国往来。 2.第12课记忆元朝中外交往的代表人物是?其代表作? 3.第16课明朝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交往和冲突)。 4.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5.第20课记忆“闭关锁国”的政策原因,过程,影响。 【合作交流、释疑解难】要求:1.小组合作回忆并巩固记忆;2.建议时间:5分钟。 小组合作回忆并区分记忆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2. 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 A.菲律宾群岛B.波斯湾沿岸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应该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4.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其含义是(  ) A.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 C.增设关税,加强管理 D.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展示提升,精讲点拨】要求:1. 发言者声音要洪亮,语言要通顺;3.建议时间:5分钟。 按小组集体展示上述5课中知识点的重点内容。 【当堂检测,及时反馈】要求:1.独立自主完成;2.完成必做题的同学完成中考链接;3.建议时间:8分钟。 班级: 姓名: 日期: 整洁: 成绩: 必做题 1. 2013年是中印建交6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展示的学习主题是A.弘扬佛法 B.民族融合 C.中外交往 D.开发南洋 6. 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以三宝命名的遗迹,如三宝洞、三宝山等等,是为了纪念( ) A.鉴真 B.郑和 C.郑成功 D.戚继光 7. 郑成功曾有过这段话: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的“贵国”指的是( ) A. B.西班牙 C.荷兰 D.日本 A.戚继光抗倭 B.岳飞抗金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9. 明清时期多民族国家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下列充分反映了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尔扈特部回归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文天祥抗元 10.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全品中考网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1. 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期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该规定说明清朝人( ) A.继续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12.材料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右图) 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康熙帝 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