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docVIP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doc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摘 要:在思考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的实现策略时,不能脱离当下的时代背景,要处理好信息技术条件下职业教育理论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通过坚守共同性、突出个性化的过程,来凸显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的特色。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寻校企合作点的思路规范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具体是将“生本”核心培养理念渗透入教学模式中,其实施基础是相对成熟的校园数字化系统、虚拟仿真工作室和优势专业。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虚拟仿真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hen thinking the strategic of teaching modes of combining learning with working,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ment.The Educators have to handle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issue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ory under IT conditions.By the process of sticking common and highlighting personality,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 mode of teaching under IT conditions.The more mature campus digital systems,virtual simulation studio and superior majors is the basis of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Through a firm core to establish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concept,we can use th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idea and practi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and reflection.   Keywords:information age;teaching mode;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virtual simulation teaching   1 引言(Introduction)   “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艺术,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执行并回应聆听者,以期启迪和激发学习者。他们发现了如何使他们自己、他们的学生、他们的主题之间富有成效的连接[1]。”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等软硬件的不断成熟和更新,现代信息技术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漫步在人们身边,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只是图书馆和学校,它超越了有形的学校和普通意义的网络教学。“但非常有趣的是,教学的形式却没有什么变化,与隐性的较难获得的观点和知识进行交互的方法仍然停留在80年代早期的水平,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   尽管通过网络而不仅仅通过光盘获得数字化文本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一种进步,但是获得的仍然只是获得数字化文本,而并没有改变阅读活动的基本结构[2]。”人们要求随时随地学习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学习者期望并认为教师也应该随时随地的如空气一样,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出现,毫不迟疑。“世界各地的大学争相获取最新的在线学习管理体系;学生期望连续的、最匹配的、随时随地的学习[3]”这个概念下的教师不仅仅是作为教育教学概念中的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这个自然人,而应该是具有“教”这个属性的某个集合。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却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统一的模式,教学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特色、符合信息时代要求个性化模式。高职教育的主轴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这个主轴下每个院校都在不断开拓新思路,以期与企业长期合作发展,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 信息技术条件下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Backgroud of the teaching mode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6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2011年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