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传说.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公传说

从当阳关公传说看民间文化精神 ●杨亚平 千百年来,关公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符号,得到全球华人的广泛认同。关公所代表的文化精神,被以各种形态世代传承。人们口头流传的关于关公的各种传说,便是这种精神传承的体现之一。当阳是关公的陵寝之地,也是关公最先显圣之地,对关公崇拜的发端和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阳民间对关公的崇拜信仰,也因为这种缘份显得更为浓烈,关于关公的各种传说丰富多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好恶褒贬,精神追求,都能在这些传说中体现出来。通过这些传说,我们不难体会到人民群众热恋故土、崇尚英雄、敬仰忠义等传统文化精神的光芒。 一、关公崇拜与热恋故土的传统文化心理紧密揉和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热爱家乡,怀念故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表现。当阳民间传说把对关公的信仰崇拜,与热恋故土的传统文化心理紧紧地揉和在了一起。当阳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在众多的三国遗迹中,与关公有关的地名多达40余处,与之相关的民间传说,也伴随着这些地名而世代相传,这使得关公民间信仰有了更多的实物寄托,人们也因家乡的土地上有圣人的足迹而感到自豪。 当阳东汉时属南郡,关羽镇守荆州10年,其遗迹遍及当阳。玉泉山的珍珠泉,传说是关公显圣时赤兔马刨地而涌出的泉水,因而又叫“马刨泉”。泉边山坡上,立有“汉云长显圣处”石柱和“最先显圣之地”石碑各一。王店镇有关公教义子关平习字,墨水泼地使土变黑的“黑土坡”、骑马训练的“跑马岗”;草埠湖境内有关公攻打樊城时的“点将台”;陈院、淯溪、河溶等乡镇均有关公行军歇马的“歇马沟”、“歇马寨”、“歇马台”;陈院有关羽歇马松铃的“松铃沟”、“观天旱”、整顿军纪插旗竿的“竿子沟”;庙前镇有关羽屯兵的“营盘沟”、“插旗岭”,凿石饮马的“石马槽”、丢失《春秋》的“拿书院”;淯溪镇有关羽放马的“放滩河”、关羽张飞比赛拉弓的“引弓堰”;官垱有关公跑马的“跑马岗”、赤兔马曾歇于此的“木马岭”;胡场有关公磨刀的“关刀冲”…… 关羽败走麦城,所经路线绝大部分在当阳,从荆州的“望兵石”开始,经江陵“掷甲山”到当阳境内,其遗迹有“落帽冢”、“盖溪庙”、“断头山”、“麦城”、“周仓墓”、“关兴坡”、“鸣儿山”、”拖刀石”直至远安”回马坡”,再到当阳玉泉山高呼“还我头来!”全程有许多悲壮动人的故事。 关羽被害后,其身躯被东吴以王侯之礼葬于当阳漳乡,即现在的关陵,当阳各地也相继建有小关庙、英烈祠等多处纪念性建筑,这些地方又有许多关于关公和赤兔马显灵、惩恶扬善的故事。 当阳一些集镇名称的来历也与关公有关。河溶镇传说是关羽在此给关平传武艺,因怒其迟钝而大叫“养儿何用”,“河溶”由“何用”谐音而来。脚东港是因为关平在此涉水过河喊脚疼,关羽误听为“脚东”而得名。当阳的土特产,有的也与关公有关。产于黄林岗的李子,个大、色艳、味甜,又名关公李,传说是关公当年守麦城时,用麦城红井水浸起泡苦李子变成的,此李在关公突围时曾把追赶的曹兵砸得鼻青脸肿,为关羽突围争取了时间。生长于古糜城一带的白莲藕细嫩香脆,当阳人称为“糜城藕”,传说是糜夫人尽节殉身后,灵魂飘至此处,在水中洗手臂后生长出来的。 从这些伴随三国遗迹而流传的民间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人民群众热恋故土,崇尚英雄,敬仰忠义等传统文化精神的光芒。 二、关公崇拜与崇尚忠义的价值观念完美统一 当阳民间三国故事中,数量最多的是关于关公的传说。当阳与三国有关的地名传说有50多处,与关公有关的就有40多处。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除了关羽镇守荆州10年常来往于当阳,死后又葬于当阳等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关羽形象代表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真善美的精华,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关羽身上表现出来的“忠不顾死”、“义重如山”的人格品质。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中,最显著、最富有特色的,莫过于重道义的伦理情趣。从孔子的“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人”,到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再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洁情怀,无不是把道义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普通民众心目中的“道义”,便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在处事待物方面,做到守信用、重然诺,感恩遇、酬知己,轻生死、不苟且,扶弱抑强,敢作敢为,真正做到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这些都是我们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部分。从关羽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忠义”,正是这些精华的集中体现。 关羽“忠”,他忠于蜀汉政权,忠于自己的誓言,忠于友情。在刘备集团尚无立足之地的情况下,他并不慕在曹营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小宴、五日大宴,赠袍送马、封侯挂印的优厚生活条件和政治待遇,一旦得知刘备去向,毅然别曹而去,过五关,斩六将,历经艰辛回到刘备身边。在被吕蒙部下所擒,诸葛瑾劝他归降时,他义正辞严:“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毁其节;

文档评论(0)

dfd79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