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07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资料.ppt

遗传学:朱军第三版:第07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2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当时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否定意见。第一种是,即使活性转化因子就是DNA,也可能只是通过对荚膜的形成有直接的化学效应而发生的作用,不是由于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起作用的。第二种否定意见则根本不承认DNA是遗传物质,认为不论纯化的DNA从数据上看是如何的纯净,它仍然可能藏留着一丝有沾污性的蛋白质残余,说不定这就是有活性的转化因子。 科学界的怀疑、否定,不但没有能动摇艾弗里等人继续探索的坚定信心,反而加强了他们的信念,为进一步明确、探索而奋斗。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科学界对艾弗里等人的理论的怀疑,也反映到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中。当艾弗里提出他们的理论以后,闸有人提议艾弗里应获这种最高奖励。但鉴于科学界对其理论还抱有怀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认为推迟发奖更为合适。 可是,当对他的成就的争议平息、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准备授奖之时,他已经去世了。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只好惋惜地承认:“艾弗里于1944年关于DNA携带信息的发现代表了遗传学领域中一个最重要的成就,他没能得到诺贝尔奖金是很遗憾的”。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启发与借鉴: 艾弗里等人的科学发现为什么迟迟得不到科学界的承认呢?这当然不是由于他们的学术地位低下所致,因为艾弗里那时已经是细菌学界的一员老将。不是由于出版机构的压抑,因为他拉的文章在《实验医学杂志》上得到了及时发表。也不是由于他们的研究超越了时代或离开了研究的主流趋势,因为当时有许多人都在研究格里菲斯发现的新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艾弗里的发现的蒙难主要由于认识论方面的一些原因造成的。具体说来是: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第一,传统观念的束缚。 无可否认,大家早就怀疑过DNA在遗传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自从福尔根(F.Feulgen)于1924年证明了DNA是染色体的一个主要组分之后。但是,由于科学研究发展的特定历史进程,人们对蛋白质的研究更为充分,对它的重要性和分子结构的认识比较深入;而对DNA的研究就非常不够,因而人们也就很难设想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DNA不像蛋白质那样引人注意。这除了它不像蛋白质(特别是酶)那样到处都是,且到处都是活跃以外,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结构上似乎没有蛋白质那样变化多端,具有个性(同一生物体中的异源蛋白质之间,或者不同生物体中的同源蛋白质之间,在结构的特异性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事实上,发现者本身也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他们的论文中只愿意说DNA或许是“转化因子的基本单位”。他们不愿意将他们的发现推广为一般结论,并且特别声明:“当然可能,被描述物质的生物学活性不是核酸的内在特性,而是由于吸收在核酸中的少量其他物质,或者是与核酸紧密结合着、以至无法检测到的物质”。 艾弗里及其合作者的这种措词,被有的科学史家称为是“几乎神经过敏地回避了DNA是基因、基因只不过是DNA”这个主张。的确,艾弗里等人在提出他们的理论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在论文中说:“如果这项关于转化因子的本性的研究结果获得证实的话,那么核酸就必然被认为具有生物学的特异性,它们的化学基础尚有待于确定”。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第二,错误地总结经验造成的因噎废食。 就在艾弗里等人做出上述结论的20年之前,著名生物学家、19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威尔斯塔特在实验中由于采用的酶溶液过于稀释之故,以至用通常的化学检验法显示不出它的蛋白质含量,但仍存在催化活性,于是便做出了酶不是蛋白质的错误结论,宣称已经制成了不含蛋白质的酶的制备物。由于这种结论出自权威之口,人们信以为真,结果使对酶的研究推迟达10年之久。 艾弗里 O.T.Avery 永远的遗憾 1944年时,科学界对这种前车之鉴仍记忆犹新。所以,当艾弗里等人公布他们的结论后,害怕再受骗的科学界便不敢再盲然唯这位权威而是从,迟迟不予认可了。播种苦果的是已故权威威尔斯塔特,而蒙受苦果之害的是在世权威艾弗里。殊途而同归。“威尔斯塔特的错误幽灵使基因的研究又拖迟10

文档评论(0)

baob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