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虫害防治培训课件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5-21 水稻病虫害防治 甘瑾 莲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 主要内容 稻瘟病 稻飞虱 促早熟 1. 稻瘟病简介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脖瘟等。凡是有水稻种植的地方,都有发生。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严重地块绝收。 苗瘟 叶瘟* 节瘟 穗颈瘟* 谷粒瘟 苗瘟症状 秧苗在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引起,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叶瘟 在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分蘖期至拔节期发生比较重。 叶瘟防治指标:病叶率3%。 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分为四种类型。 普通型(慢性型) 普通型(慢性型)为最常见的症状。病斑梭形,外圈淡黄色,内圈为褐色,中央崩解圈灰白色。病斑中央连外圈的叶脉变为褐色线,两端延伸至健部组织,称坏死线。“三圈一线”是慢性型病斑的典型特征。 急性型病斑 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是此病流行的预兆。 褐点型病斑 在抗病品种的老叶上,或者发病条件不适宜时,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病斑。 白点型病斑 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白斑。如果天气条件有利,可迅速扩展成为急性型病斑。 (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可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瘟一般也包括在穗颈瘟里。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使稻谷变黑。造成种子带病。 稻瘟病的共同症状 稻瘟病无论在何部位发生,遇潮湿条件后,病部一般可产生灰绿色霉状物。 1 )越冬与初侵染源 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来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 ( 2 )传播 在草堆、草房等处越冬的病菌,当第二年气温回升到20?C左右时,遇降雨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孢子主要借风雨气流传播,昆虫也可传播。 ( 3 )侵入 孢子接触稻株后,遇适宜温、湿度,萌发并直接侵入表皮。也从伤口侵入,但不从气孔侵入。 ( 4 )再侵染 病组织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可引起多次再侵染。 发病规律 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因此有利于发病 。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迟施氮肥等,均易诱发稻瘟病。 防治方法 1、利用抗病品种 2、农业防治 3、化学防治 农业防治 不偏施和过多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适当施用含硅酸的肥料,做到施足钾肥,早施追肥,中期看苗、看田、看天巧施肥。 合理排灌,以水调肥,促控结合,一般在保水返青后,分蘖期浅水勤灌,达到一定苗数后适度晒田。 如果氮肥过多,叶片披软浓绿或磷钾不足,在喷药的同时,增施磷钾肥,可每亩施用磷酸二氢钾400克。 化学防治 种子消毒 1、用85%强氯精(三氯异氰尿酸)300-500倍稀释液浸种48小时。 2、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比艳、克瘟唑)1000倍稀释液浸种48小时。 药剂防治 25%醚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每亩50-75毫升。 25%醚菌酯(阿米西达)悬浮剂每亩20-毫升+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克。 45%咪鲜胺(施保克、使百克、浸宝)50-75毫升 20%三环唑粉剂100-150克/亩。三环唑以其持效长、用量少、防治效果佳而优于其他稻瘟病药剂。 40%稻瘟灵 富士1号 乳油100毫升/亩 40%稻瘟净或异稻瘟净乳油600倍稀释喷雾。 40%克瘟散乳油1000稀释液喷雾。 4%春雷霉素 阿米西达(嘧菌酯) 阿米西达是一个具有预防兼治疗作用的杀菌剂。但它最强的优势是预防保护作用,而不是它的治疗作用。它的预防保护效果是普通保护性杀菌剂的十几倍到100多倍,而它的治疗作用和普通的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几乎没有多大差别,持效期15天。 内吸强渗透效果明显,天然低毒安全无公害。 施药时期 时间:发病初期。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 破肚期 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重病需喷2次,间隔期为7—10天。 化学防治技巧 坚持预防为主,发病初期用药的原则。 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叶瘟保护易感病的分蘖末期,穗瘟着重保护抽穗期。 防治讲究疗程。即第一次喷药后,间隔5~7天左右再喷1~2次,治疗和巩固。 施药时加水要足。对发病中心要重点喷雾,直至湿润。 早上或傍晚喷药。 注意天气预报,保证药后8小时不下雨。 选择正确防治药剂。选择能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内吸性药剂。 1 预防性药剂:三环唑等。 2 治疗性药剂:稻瘟散、春雷霉素等。 3 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药

文档评论(0)

11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