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eiyong Wang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 牟 敏 第一节 正常水、电解质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1.容量 二、水的生理功能与水平衡 (一)水的生理功能 参与生化反应,并为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场所。 良好的溶剂。 调节体温。 润滑作用。 结合水保证各种肌肉具有独特的机械功能。 保护缓冲重要器官 湿润空气,便于呼吸。 正常成人每日水的摄入和排出量 (一)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各种体液主要电解质含量 mmol/L 电解质的生理功能: 1.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其动作电位的形成; 2.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 3.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4.构成组织的成分。 (二)电解质平衡 1.钠平衡 正常血清Na+浓度是130-150 mmol/L。 排泄原则:多摄多排,少摄少排。 2.钾平衡 正常血浆钾浓度为4.5 mmol/L。 排泄原则: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四、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在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维持平衡。 (一)渴感的调节作用 (二)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 (三)醛固酮的调节 (四)心房利钠因子的调节 体液分布与代谢紊乱的关系示意图 第二节 水、钠代谢紊乱 1.原因和机制 (1)饮水不足 (2)失水过多 ①单纯失水 ②失水大于失钠 2.对机体的影响 (1)口渴感 (2)ADH释放增多 (3)细胞内液中的水向细胞外转移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内外液都有所减少。 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和血容量的减少不如低渗性脱水时明显,发生休克者也少。 (4)早期或轻症患者,尿钠含量不减少;晚期或重症患者,尿钠含量减少。 (5)脑细胞脱水,脑体积缩小,脑压降低,脑出血。 (6)脱水热 根据脱水程度,高渗性脱水可分为三组: ①轻度 失水量为体重的2%-5%,尿渗透压﹥600 mOsm/L,尿比重﹥1.020,患者粘膜干燥,汗少,皮肤弹性低,口渴,尿量少,婴幼儿患者啼哭无泪,前囟凹陷,眼球张力低下。 ②中度 失水为体重的5%-10%,尿渗透压﹥800 mOsm/L,尿比重﹥1.025,临床表现为严重口渴,恶心,腋窝和腹股沟干燥,皮肤弹性缺乏,血液浓缩,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中心静脉压下降,表情淡漠,肾功能低下,少尿,血浆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发生酸中毒。 ③重度 失水为体重的10%-15%,患者常发生休克,临床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肾功能受损害,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血清K+浓度升高,代酸严重,常可导致死亡。 3.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 (2)?补水为主,补钠为辅——以5%葡萄糖溶液为主,适当补充一定量的含钠溶液。 (二)低渗性脱水 定义: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 1.原因和机制 (1)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份。 (2)大汗后只补充水分。 (3)大面积烧伤。 (4)肾脏失钠 ①长期使用排钠性利尿剂。 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 ③Addison病(原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④“失盐性肾炎”患者。受损的肾小管上皮对醛固酮反应性降低。 2.对机体的影响 (1)低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 (2)低渗脱水时,组织间液减少最明显。 (3)早期病人尿量不减少,严重脱水时可引起少尿。 (4)肾外因素引起的低渗性脱水,尿钠少;肾性低渗性脱水,尿钠多。 对机体的影响小结 低渗性脱水分为三度: ①轻度 每公斤体重缺NaCl 0.5g,尿中NaCl很少或缺如,临床表现为疲乏,头晕直立时可发生昏倒。 ②中度 每公斤体重缺NaCl 0.5-0.75g,临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收缩压轻度降低,起立时昏倒,心率加快,脉搏细弱,皮肤弹性减弱,面容消瘦。 ③重度 每公斤体重缺NaCl0.75-1.25g,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木僵,昏迷等神经症状,严重休克。 3.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避免不当处理。 2 恢复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补等渗或高渗盐水,应注意纠正血钠速度不易过快。 3 防止休克:抗休克处理。 (三)等渗性脱水 定义:水与钠按其在正常血浆中的浓度比例丢失,或脱水后经机体调节,血钠浓度维持在130-150 mmol/L,渗透压保持在280-310 mmol/L。 1.原因:等渗液体大量丢失在短期内者。 (1)麻痹性肠梗阻 (2)大量抽放胸、腹水,大面积烧伤,大量呕吐、腹泻,胃肠吸引。 (3)新生儿消化道先天畸形。 2.对机体的影响 (1) ADH和醛固酮↑ (3)等渗性脱水临床表现 体重下降、倦怠、少尿、口渴、肌痉、心跳快和体位性眩晕等,甚至发生休克。 3.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 2 补液:宜给1/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