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二章.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关系心理学第二章.ppt

* * * * * * * * * * *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四)人际认知的整体性 1、定义:是指认知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认知对象的多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 2、善良——邪恶 诚实——虚伪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五)人际认知的平衡性 1、定义:当认知者发现对某一人的认知不同时,可能会产生一种不稳定的心理压力,迫使其在交往中相互调整,从而使自己对客体的认知与别人平衡,这就是认知的平衡性。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五)人际认知的平衡性 2、紧张的消除: 影响或说服他人改变 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回避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六)人际认知的恒常性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六)人际认知的恒常性 1、定义:是指在人的知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2、人的认知需要相对稳定, 同时恒常性导致对人的认知偏差。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七)人际认知的偏差性 1、定义:人对他人各种信息的解读,对其本质的认识总会存在隔阂、曲解、误判等,即存在偏差。 三、人际认知的特性 (七)人际认知的偏差性 2、原因: 认知对象的复杂性。 认知者的动机、注意、情感等心理状态和思维定势各不不同。 返回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1、外表:即通过一个人的形容相貌、服饰打、仪表风度等认知他人的内在特性。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2、表情:虽然表情不是语言,但比任何语言都要丰富得多,更富生命力和表达力。 面部表情 身姿表情 言语表情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面部表情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面色 眼睛 眉毛:低眉——顺从、不同意 扬眉——快乐、惊奇、愤怒、恐惧 耸眉——悲伤、厌恶 锁眉——烦恼、忧郁 ……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身姿表情:双手 坐姿 脚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言语表情: “胡芸,你怎么到了大学就没声音了?高中时你多风光啊!”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3、行为: 通过行为来判断个性、能力等 无意识的错误行为也可以反应真实心理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4、作品 作品分析法:鲁迅、苏轼、柳永 书法与个性: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5、背景 儿童时的经历 所受的教育、工作经历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人际认知的具体途径 6、长期观察 “日久见人心” 返回 四、人际认知的途径 请把整饰你的仪表、仪容看做是一种修养。 微笑,微笑!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人际认知的归因,就是根据他人的外部行为,来解释其行为原因的认知过程,也即解释人的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过程。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一)归因的作用 影响人际认知 影响人际情感 影响人际行为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二)归因分类 1、按原因的对象性来分,可分为内在归因和外在归因。 内在归因:把原因归于行为者的内在因素:性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和努力程度等。 外在归因:外在因素:周围环境、与他相互作用的人、运气、人物难度等。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二)归因分类 2、按原因的稳定性来分,可分为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 稳定性因素:制度、契约、职业角色、工作的难易程度;性格能力等。 不稳定性因素:互动的人,情景、机遇等;情绪努力等。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二)归因分类 3、按原因的可控性来分,可分为控制性归因和不可控制性归因。 可控制性:努力等。 不可控制性:环境、机遇等等。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三)归因偏差 1、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 对他人的归因过于强调其内在的原因 对自己的归因过于强调外在原因 两者的着眼点不同 掌握的信息不同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三)归因偏差 2、自我防御性归因偏差 自我保护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四)归因原则 1、综合性原则 对人的行为,不能离开特殊的时空背景 孤立地去考察。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四)归因原则 2、大数定律 大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客观的。 返回 五、人际认知的归因 (四)归因原则 3、利益关系原则 利益时考察人的行为及人际关系的最根本的基础,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与本能的反应。 第二章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自我认知 人际认知的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偏差 二、思考题 1、人际认知的作用是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