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到三章有机体与环境.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到三章有机体与环境

(1)在淡水中时,水渗入体内,皮肤摄取水中的盐,肾脏排泄稀尿。 3.2.2.2 两栖类的水平衡 (2)在陆地上时,蛙及蟾蜍皮肤能直接从潮湿环境中吸取水分,但在干燥环境中,蛙通过膀胱的表皮细胞重吸收水来保持体液。 (3)盐水两栖的只有食蟹蛙,其体液中滞留高浓度尿素,使其体液渗透压比海水稍高,形成少量进入的渗透水流,比饮水有利。 3.2.2.3 陆生动物 陆生动物水平衡(自己看) 2. 动物与湿度 动物对所栖环境的湿度有一嗜好,可通过行为选择其喜好的湿度。 如:鼠妇是喜湿的,在干燥环境中不停地运动,以寻找潮湿小生境。 昆虫个体小,相对表面积大,水分丢失快,对空气湿度最敏感。对喜湿的昆虫,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昆虫发育速度增快,生育力增高,寿命延长,死亡率下降(图3-14A)。 有些植物能够生长在长期水淹的沼泽地,如丝柏树: 它们的地下侧根向地面上伸出出水通气根,这些根为地下根供应空气,并帮助树牢固地生长在沼泽地中。 3.2.1.3 植物生产力 在干燥地区,净初级生产力随降雨量的增加有近似的直线增长;而在比较潮湿的森林气候中,生产力上升到平稳阶段后不再升高。 一般来说,不同植物类型需水量是不同的, 具有光合效率高的C4植物比C3植物需水量少。 有些植物显示出低的生产力,它们的特征表现为潜在的蒸发蒸腾量远大于降水量, 也就是说,干旱是造成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水生动物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water balance) 是依赖于水的渗透调节作用。 陆生动物则依靠水分的摄入与排出的动态平衡,从而形成了生理的、组织形态的及行为上的适应。 3.2.2动物对水的适应 3.2.2.1 水生动物 1. 鱼类的水平衡 水生动物体内溶质浓度高于环境时,动物会涨死;当体内溶质浓度低于环境中时, 动物会出现“缺水”。 渗透调节是控制生活在高渗与低渗环境中的有机体体内水平衡及溶质平衡的一种适应。 淡水水域的盐度在0.02%0~0.5%0之间, 淡水硬骨鱼血液渗透压高于水的渗透压,属于高渗性的。 (1) 淡水鱼类 鱼呼吸时,水通过鳃和口咽腔扩散到体内,同时体液中的盐离子通过鳃和尿可排出体外。 进入体内的多余水,通过鱼的肾脏排出大量的低浓度尿,保持体内的水平衡。 因此淡水硬骨鱼的肾脏发育完善,有发达的肾小球,滤过率高,一般没有膀胱,或膀胱很小。 丢失的溶质可从食物中得到,鳃能主动从周围低浓度溶液中摄取盐离子,保证了体内盐离子的平衡。 淡水硬骨鱼(高渗透体液) 海水水域的盐度在32%0~38%0范围内,平均为35%0 。 (2) 海洋鱼类 海洋硬骨鱼血液渗透压与环境渗透压相比是低渗性的,这导致动物体内水分不断通过鳃外流,海水中盐通过鳃进入体内。 海洋硬骨鱼的渗透调节需要排出多余的盐及补偿丢失的水: 经常吞海水,补充水分,同时排尿少,肾小球退化,排出极少的低渗尿,主要是二价离子Mg2+,SO4 2-;随吞海水进入体内多余盐靠鳃排出体外。 海洋中还生活着一类软骨鱼,其血液渗透压与环境相比基本上是等渗的。 海洋软骨鱼渗透压的维持是依靠血液中贮存大量尿素和氧化三钾胺。 尿素使蛋白质和酶不稳定, 氧化三钾胺正好抵消了尿素对酶的抑制作用。抵消作用最大出现在尿素含量与氧化三钾胺含量为 2:1 时。 这个比例数字正好通常出现在海洋软骨鱼中。 海洋软骨鱼血液与体液渗透压虽与环境等渗,但仍有有力的离子调节。 如:血液中Na+大约为海水的一半。 排出体内多余Na+,主要靠直肠腺,其次是肾脏。 洄游性鱼类来往于海水与淡水之间,其渗透调节具有淡水硬骨鱼与海水硬骨鱼的调节特征: (3) 广盐性洄游鱼类 依靠肾脏调节水,在淡水中排尿量大,在海水中排尿量少,在海水中又大量吞水, 以补充水; 盐的代谢依靠鳃调节,在海水中鳃排出盐,在淡水中摄取盐。 水的密度大,因此水的浮力也大,对水生动物起了支撑作用,使水生动物可以发展成庞大的体形及失去陆地动物的四肢。 2. 水生动物对水密度的适应 例如:蓝鲸 是已知动物中个体最大的,最大重量达150t,身长达到30m。 很多鱼具有鱼鳔,通过鱼鳔充气调节鱼体的密度。 鱼鳔中充气多,使鱼身体比重小,利于漂浮。 鳔中气体减少,身体比重加大。 在上层水中时: 当鱼下沉中层水时: 由于水的密度大,水深度每增加10m, 就增加101kPa,水下50m深度的水层静水压力即为6atm(加水表面的1atm)。适应深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