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北省均衡发展先进县评选标准
河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评选标准(修订)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 估 内 容 A1政府重视并统筹协调推进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0.10 B1规划实施和总结完善
0.40 县(市、区)政府制定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学区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分年度计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切实贯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规划和工作方案。总结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持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B2落实推进均衡发展工作责任制 0.6O 县(市、区)教育、财政、人事、发改委等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职责。县(市、区)政府健全并落实对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县(市、区)政府建立领导干部联系薄弱学校制度,加强对薄弱学校建设的指导。县(市、区)政府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进行监测和分析。
A2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
受教育机会均等
0.30
A2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
受教育机会均等
0.30 B3实施免试就近入学
0.20 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合理划分、确定每一所学校的招生范围,并向社会公布。学校按确定的范围招生,没有违规以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新生现象。 B4突出治理择校和大班额问题
0.20 县(市、区)政府制定有城区基本解决择校生和消除大班额问题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并切实得到落实。学校不违规招收择校生。学校按规定严格控制班级学额,班容量控制在国家规定之内(特殊情况不得超过10%,出现此特殊情况,县级政府必须制定有具体措施,并在下年度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措施降低班容量)。 B5关注和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入学
0.15 落实国家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各项政策,没有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以公办学校为主,并与城市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在就读地参加中考的政策得到落实。动员社会力量,围绕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留守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保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特殊教育工作,本县(市)建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并按特殊教育需要配备了专业用房、教学仪器及专业设备设施;有完善的“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制度。 B6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并不举办重点校、重点班
0.15 县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性质的行为。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举办或变相举办重点学校、重点班,社会反响良好。 B7建立制度完善、运行规范的学籍管理制度
0.15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立了信息准确的学生电子档案;学生流转办法统一,执行严格,定期进行学籍转移审核。异地就学学生情况掌握清楚,建立了规范的异地就学学生义务教育完成情况登记备案制度。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情况掌握清楚,建立了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B8巩固提高“普九”成果 0.15 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100%。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在97%以上。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低于1%和3%。15周岁适龄少年全部受完九年义务教育,15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按期毕业率达到90%以上。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在校生年巩固率不低于90%。 A3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均衡
0.20 B9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
0.30 县(市、区)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全额纳入预算,实行单列。建立规范、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按规定标准及时拨付学校公用经费和其他经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在编制财政预算时,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外,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建立健全中小学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严格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学校普遍满意。达到“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标准。 B10县(市、区)本级财政拨款达到“三个增长”
0.20 三个增长:即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B11教育费附加
0.20 城市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地方教育费附加全额用于教育。 B12重视和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城市(含县镇)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0.30 制定并实施县域中小学发展规划、城镇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和农村学校建设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布点合理,规模适度。城市(含县镇)小区同步规划并建设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