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5-2副词
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的次要成分。 ▲副词的基本功能是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 ▲分类(8类) 1.程度副词 2.范围副词 3.时间副词 4.情态副词 5.语气副词 6.否定副词 7.指代性副词 8.谦敬副词 (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副词。 (1)表程度偏高:最、太、至、尤、良、益、甚、颇……——很、非常 (2)表程度偏低:少、稍、略、颇……——稍微、逐渐 (3)表示程度在原基础上加深加厚:加、更、愈、益……——更加 例一: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史记·李将军列传》) 例二: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例三: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赵策》) 例四:请略陈固陋。(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五: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汉书·王莽传》) 例六: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魏泰《东轩笔记》) 例七: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论语集解·序》) 例八: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荀子·劝学》) 例九:是故得地而权弥轻,兼人而兵愈弱。(《荀子·议兵》) 例十: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 A.稍、少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A.稍、少 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子尾多受邑而稍致诸君。《左传·昭公十年》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史记·项羽本纪》) 少:稍微、略微 稍:逐渐(唐以后产生“稍微”义) 王力《汉语史稿》认为:“稍”在上古汉语中是“逐渐”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稍微”,“稍”具有“稍微”之意,是在唐代才产生出来的。 B.颇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 二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是“很”的意思。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 B.颇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二)范围副词:表动作行为或性质的范围的副词。 1.表总括(范围大的): “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全; “凡、共”——总、共。 2.表限制(范围小的): “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 例一: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史记·商君列传》) 例二:今王田猎於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孟子·梁惠王下》) 例三: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孟子·告子下》) 例四:至于梁陈间,率不过嘲风月,弄花草而已。(白居易《与元九书》) 例五: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例六: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亶为典属国。(《汉书·苏武传》) 例七:直不过百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例八: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例九:第见风帆沙鸟,烟雲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例十: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史记·留侯世家》) 例十一:郭南门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韩非子·内储说上》) 例十二:此特匹夫之勇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例十三: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例十四: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非相》) 只(≠转折连词) 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愿如此”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 A.但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 但愿如此 B.仅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B.仅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一、限制范围的副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