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墓葬文化之考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泉州墓葬文化之考究

哀思中的浓浓“乡情” ——泉州墓葬文化之考究 南安第一中学 杨耀鹏 辅导老师 陈琳东 研究对象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时间总在我们身边悄悄流走,同时又毫不客气的带走一个个生命,另人措手不及。我们无法停止生命的逝去,只能在生命终止的时刻表达自己的哀思。于是墓葬文化便悄然诞生了。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本意是指人要死的有意义,但笔者以为也可有“偏意”即丧葬仪式或“重于泰山”奢侈繁华,或“轻与鸿毛”简单朴素。在墓葬过程中被掩埋的是死者,处理墓葬过程的是活人,它的一切细节都反映了活人的意识。所有墓葬过程的细节如何安排和处理,是生者的思想受到社会条件、传统观念、宗教教义、社会意识等方面制约的总体表现。而这一方面的考究因为人们在于社会伦理方面的约束,较少涉及于此。于是我们就以考究泉州的墓葬文化为切入点来重新认识泉州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风土人情。 课题研究思路与目的 通过多方探访和查阅资料,系统考究闽南(泉州)地域的墓葬习惯、礼仪讲究,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与现实的角度定位泉州墓葬文化的实际价值,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地域文化内涵,弘扬泉州的传统文化。 研究方法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方法:文献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归纳法等。 背景 泉州,位于福建省东南部的一个沿海城市,依山傍水,地形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宋元时期曾经是世界第一大港湾,特殊的地理环境往往奠定了其风俗文化的差异之处。 古时候很看中墓葬文化,《孟子公孙丑下》中有载,孟子为其母送葬,充虞认为棺材太豪华,孟子则对他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讲究棺椁并不是为了好看大方,而这样做了才尽 了对死者的孝心,况且仅仅是为了使死者不直接挨在泥土上,对于孝子来说,这样做心里就好过了吗?我听别人说:贤明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在自己的父母之上节省钱财”圣人都如此认为,更何况渗透了圣人思想的平民百姓?由此可见墓葬文化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本文主要对泉州墓葬文化进行一番考究,另生者能以正确的方式地对死者进行哀悼。 泉州的墓葬有两大特点:奢侈,迷信。查访发现很多人竟以此为自豪,俗谚:“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泉州人迷信鬼神,注重风水的风气由来已久。清?乾隆《泉州府志》引《惠安县志》曰:“丧事率僧道,鼓铙之声与哭泣竞,焚楮钱(冥资)以数十万计。”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是分不开的。泉州不是有老君岩吗?老君岩便是道家先祖——老子。现老君岩已成为泉州著名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正文 1.礼仪 1.1服饰 1.1.1死者服饰 泉州墓葬文化中对服饰的讲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死者的服饰。一点点偏差都是不允许的,在人们看来,死者死后的穿着决定了其在阴间地位。人们都希望自己的亲人在阴间过上好日子,便不在乎在这方面上花钱。由此可见,人们一直以来对形象都是非常看重的,无论生者还是死者。一般死者的衣服都有事先准备,这不是对死者不敬。万一病人准备好衣物,准备入殓时候突然被救活,衣物往往由当事人直接处理,或留着,或烧掉,他人不能干涉。若病人死去,则必须由直系亲属一边哭,一边为其更衣。死者身上一般穿寿衣,该寿衣称“张老衣裳”,“张”为张罗之意,“老”即泉人老人辞世的雅称。寿衣在前清依死者身份而定,男则缨帽外套,女则凤冠霞披;民国时男多瓜皮帽、长衣马挂,女则披风衣裙。一概丧事物品,有店铺专卖。寿衣以“重”(件数)计,衣、裤分开计算,夹衣算两重;少者七重,多者不等。皮服不能充用,死人之鞋亦不能用皮鞋。布被一条,称“水被”。死者盖面布一块必不可少,至于生前备有“张老衣裳”者,则使用之。 1.1.2生者服饰 孝男、孝孙等必须穿孝服;出殡时,死者的所有直系亲属则均须穿孝服。孝服形制,按与死者亲疏远近有所区别。 泉州墓葬文化中,亲属穿戴与其他地区无太大差异,《明会典》中有详细记载: 一曰“斩衰”。死者之妻、子或长子已亡故长孙承重者,以至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 二曰“齐衰”。死者之夫、同胞兄弟、孙、胞侄、曾孙、玄孙,以稍细麻布(即苧麻)为之,缝下边。 三曰“大功服”。死者之堂兄弟(即泉州人所称“隔腹兄弟”)、堂侄,以粗熟布为之。 四曰“小功服”。死者之从堂兄弟(即泉州人所称“隔两腹兄弟”)、堂侄孙,以稍粗熟布为之。 五曰“缌麻服”。死者之族兄弟(即泉州人所称“五服内堂兄弟”)、族侄,以稍细熟布为之。

文档评论(0)

80019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