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读.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读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古代诗歌散文更是珠玑满盘,流光溢彩。
本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包括三篇古代散文:《〈论语〉六则》、《〈世说新语〉二则》和《伤仲永》;两篇古代诗歌:《木兰诗》和《古诗五首》。学习《〈论语〉六则》,从中可以懂得应该《〈世说新语〉二则》《伤仲永》认识到不断学习的重要性。读完《木兰诗》,你会为木兰那种替父从军“万里赴戎机”的壮举而振奋不已;《诗五首》则从不同的视角写出了诚挚的友谊,寄语殷切,情意悠长。
古代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沉淀,是传统文化的窗口。学习古代诗文,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对待这些古代作品,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去分析,取其,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学习古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一、学习古文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诵读。读是学习古文的基础。只有吟诵才能增强语感,这样才能加深感悟和体会。
第二要积累古文基础知识。如单元涉及的文学文体常识、作家作品;整理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
第三要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思想感情主要包括作者抒发的情感、写作目的和阐发的道理)。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我们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来把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的原则以直译为主,兼有意译。翻译的方法有“留”“补”“删”“换”“调”“变”等。
留——文中的人名、地名、年代、物品名称要保留直译。
补——即“增补”。
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如“学而时习之”中“时”为“时常”,“习”为“复习,温习”;
2.补充省略的成分。注意翻译时补充部分要加括号。
删——删掉无需译出的文言虚词。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如“吾”为“我”。
调——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 “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可以按音节停顿或按意义停顿。按意义划分节奏如“温故/而知新”,“不亦/乐乎?”;按音节划分节奏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古诗相关知识
1.古诗词按体裁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词、曲四种。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规律:篇幅可长可短,句子可整齐可不整齐;不必一韵到底;一般不用对偶。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近体诗在形式上的要求是:字数和句数有严格规定;要押韵,位置固定,而且不准换韵;平仄配置有一定规矩;某些句子必须对偶。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
2.绝句和律诗
律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根据字数,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诗体分为四联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须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绝句共四句。根据字数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其中二、四句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21.《论语》六则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学以致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二、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孔子其人和《论语》。
2.理解、疏通、背诵前三则,积累文言字词。
简介孔子和《论语》? 1.要求学生把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之间交流)。? 要点:? 孔子。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2.老师补充: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此书在中国的地位就相当于西方社会中《圣经》一书,所以也有人把《论语》看成是中国人的《圣经》。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1.朗读全文,移注拼音;打记出不会读、读不准的字,并查字典标上注音。 注意句子的停顿,处理好节奏。
2.朗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师范读课文,生齐读。
4.小黑板出示自学检测题:
给下列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