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
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儒·师·教——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与“政统”“道统”关系的来源
【原文出处】战略与管理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402
【原刊页号】109-119
【分 类 号】K21
【分 类 名】中国古代史(一)(先秦至隋唐)
【复印期号】199503
【 作 者】阎步克
确如学人所论,在中国古代,士人阶层形成了其与“政统”相对独立的“道统”,他们承担着“师道”。文明社会或许都有其文化系统,以及与之相应的承担了文化教育事务的专门角色、群体和组织;但是较之“知识分子”、文化系统”这类现代用语,诸如“士人”、“道统”、“师道”等等切近于传统背景的语辞,或者说它们在传统背景中的独特意蕴,更能够显示中国古代的文化群体的独特性;进一步说,这甚至能够反映中国传统社会的许多独特性。对这个重大问题的讨论,当然不是几篇论文所能完成的。在此,我们只准备就儒者及其所承担、所理解的“师”、“教”的来源和形态,讨论一些相关的史实片断细节,以期为了解传统士人之特质提供某些前资。
一.儒与师
人们往往把“儒士”作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主要部分,从儒士的性格中探求古代知识阶层的性格。这样做当然不是有意忽略如下事实:在先秦时代儒士只是百家之一流;在帝国时代,佛教徒、道教徒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文化人也都构成了知识文化角色。但是,在塑造古代知识传统和政治文化形态上,儒家和儒生的作用最为深远,由此,儒士就奠定了其在知识阶层中的主导地位。如果把“知识分子”理解为从事知识文化活动的专门性角色的话,自孔子以来的儒门师徒,当然可以算是知识分子了。然而,儒生又大不同于近代以来的知识阶层,后者是社会结构与行业高度分化的产物,这种分化是以近代大工业制度作为基础的。儒生活动于小农经济的传统社会,由于这个社会的独特历程和传统,他们形成了其独特的形态和性格。
“儒”之起源,由于史阙有间,至今犹为疑案[1]。虽然对此我们至今也只能做出一个大致的推测而已,但这对于理解儒者后来的思想倾向及活动取向,仍然是不无裨益的。《论语·雍也》:“女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由此学人谓儒名不始于孔门。许慎谓“儒”为“术士之称”[2],颜师古曰“凡有道术皆为儒”[3],俞樾言“凡有一术可称,皆名之曰儒”[4]。由“儒”名这一广义,知儒者于古为以技艺为生者,他们是后来之知识阶层的前身。如学者所言,儒者来源于贵族知识礼乐专家,其所务所事与文化教育关系颇密。尽管围绕“诸子源于王官”的说法,学人聚讼纷纭;但是说儒者可能与历史早期担任了某种专门职事者有特别关系,庶无大谬。稽诸史料可以看到,儒家与历史早期的司掌礼乐、教育之官员,特别是乐师,关系颇为密切。众所周知,在古代文献中,“师”这个称谓有一个引人注目的义项,就是特指乐师[5]。在“儒”与此“师”之间,我们能够看到事业传承的明显迹象。
章太炎有《原儒》一文,辨析“儒”有三科:“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类名为儒,儒者知诗书射御书数”,亦即所谓“师儒”;“私名为儒”,特指“儒家者流”。章氏的这个论述颇为出色,至今依然经常被讨论“儒”之起源者引为前提。其于“术士”一义,说儒者冠圜冠,圜冠即鹬冠,又名术士冠,亦即古代雩祭祈雨之皇舞舞师、舞人所戴之羽冠[6]。“儒”字从“需”,而“需”字从“雨”,“需”很可能与古代涉及了祈雨的法术行为相关[7],乐人、舞人原是这种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如此,则乐师、舞人之事中,很可能就包含着早期“儒”者之业。
就“师儒”一义而言,“儒”是以六艺教人之师。而乐师于古正是司教之官。古代文献中所见之教官,一为师保类,多由君主领主为子弟聘选年高位重、德劭学优者为之,兼司其监护及教诲。《周礼》又称师氏、保氏教国子以德行艺仪。另一种就是乐师类。乐师司掌乐舞歌诗,较之称为师保者,他们的职责似乎更集中地显示了一个教育系统的存在。《大戴礼记·五帝德》“龙、夔教舞”,《尚书·尧典》记舜命夔“典乐、教胄子”,乐师司教,看来是源远流长。《国语·周语上》:“瞽史教诲”,韦昭注:“瞽,乐师也。”《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贵族子弟要自幼学习乐舞,而司教乐舞者当然是乐师了。又《礼记·少仪》曰:“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乐人。”“正于乐人”者,受教于乐师也。《周礼·春官》记大司乐“掌学政”,乐师及大小师、大小胥等辅之。俞正燮谓:“虞命教胄子,止属典乐;周成均之教,大司成、小司成乐、胥皆主乐;《周官》大司乐、乐师、大胥、小胥皆主学。……通检三代以上书,乐之外无所谓学”[8]。学人谓“‘乐’是古代最早的教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井下作业存在的主要危害和风险.doc
- “精专特外”铸民族品牌创百年老店2010729.doc
- “精通”的多种译法(供阅读用).doc
- 亚化咨询国家应制定二氧化碳利用的优惠政策.doc
- “线上做多,线下做空”及多头陷阱.doc
- 井下三岔口支护方案.doc
- “线切割机床”联机光电隔离传送器.doc
- 亳州中公教育2014年亳州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农村金融制度创新.doc
- 人与人沟通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doc
- 人力资源管理(MBA全景教程之三)考试.doc
- 低空通航产业2025年市场潜力评估及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报告.docx
- 2025年景区电动观光车市场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docx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线上平台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施路径研究.docx
- 聚焦2025:中国工业软件在养老产业的智能化升级与应用前景.docx
- 数字化转型对职业技能培训行业产业链的影响报告.docx
- 跨境电商独立站2025年品牌定位策略与品牌形象塑造.docx
- 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2025年环境影响评估与绿色物流发展.docx
- 2025年乡村生态采摘园旅游市场细分与竞争格局分析.docx
- 结合2025年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现代种业创新基地建设可行性分析.docx
- 社区服务设施智能化改造项目2025年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VEICHI伟创 AC310系列变频调速器使用手册2021.06.pdf VIP
- 隧道施工课件.ppt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下(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DB 6108T 53-2023 煤基固废调理剂修复沙化土地技术规范.docx VIP
- DB6108_T 52-2023 煤基固废调理剂修复盐碱地技术规范.docx VIP
- 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df VIP
- 行政人事部年终工作总结.pptx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备赛试题库-中(多选题汇总).docx VIP
- 化工厂物资明细表.xls VIP
- 第五届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大赛试题库(浓缩5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