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3年C题的思考(研究生版)汇编.doc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2013年C题的思考(研究生版)汇编

对2013年C题的思考 2013年C题“微蜂窝环境中无线接收信号的特性分析”由华为公司西安研究所陆晓峰博士命题,这条题目与2013年B题“功率放大器非线性特性及预失真建模”都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首次由企业人士出的题目,因此值得我们认真总结,为今后扩大题目来源、提高命题质量积累经验。 首先由企业人士命题比较容易再回到实际中去,有可能实现赛题从实际中来再回到实际中去的完整的循环。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历来倡导解决真刀真枪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数学建模水平多做工作。而非学校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竞赛的命题与评审是与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期待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活动会有更多的非学校的科技工作者参与或支持。 射线跟踪算法用于移动通信中小区划分、基站选择,早在上个世纪末的国外教材中就已经出现,这个方法已经过多年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方法,尽管在精度上有误差,但能够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至于其中多径干扰甚至宽带干扰问题至今仍是悬而未决。在竞赛中暴露出来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要尽力加以解决。 对题目要深刻理解,多思考 可能认为多径干扰甚至宽带干扰的机理比较复杂,题目介绍得相对少点。但题目也讲了:建立良好的传播预测模型预算小区半径选择基站位置指导网络的规划辨认出多径信道中收、发信机间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所有可能的传播路径 首先,要明白这是前、后、左、右、上五个方向上完全开放的系统,用2011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微波暗室”对封闭系统的解题方法来解决本题,即使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方程,由于未知数太多根本无法求解。因此必须放弃精确求解这样的要求,退而求其次。 其次,再画一个图就可以说明电波房顶绕射经过屋顶绕射再到达地面接收点证明 根据文献绕射系数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 和分别为入射角和绕射角, 是最接近满足下列方程的整数 ,所以, ,, 绕射系数公式中第一、二项分别与第三、四项完全相同,符号相反,抵销了。故绕射系数为零。出射角为零时,也可以证明绕射系数为零。 因此“近似地简化成二维问题 第三,手机的天线极其灵敏,接受信号功率达10-8瓦就可以实现通话,题目结果也表明不同发射、接受位置对所接受到信号的功率相差上万倍,没有必要追求过的射线跟踪模型指导网络的规划。 研究生普遍没有深入思考“预算小区半径选择基站位置预算小区半径做到小区半径基站位置传播预测模型dbm,而噪声大致是-110 dbm)而不是射线的条数,求射线的条数是中间目标 再进一步,我们不难发现,手机在室内使用得比较多,所以我们不仅应该考虑反射和绕射,而且应该考虑透射,至少是经过一次透射,另外房间是否有直接对外的窗户对此也影响很大。当然可能手机接收信号功能很强大,暂时不考虑透射问题不太大。但是研究生必须培养自己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创新的习惯。 竞赛中许多研究生,估计是非通讯专业的,在计算了25种情况下的射线条数后,认为收、发信机收信机]的均匀分布,虽然被接受,但是比较勉强。 另一方面,这也暴露了研究生思路不够灵活,习惯于用宏观的方法去处理微观问题,矛盾就在所难免了。其实无论墙壁、建筑物拐角从微观看都不是几何意义下的平面、直线,在二维情况下,拐角也不是几何意义下的点。基站天线、手机天线也都不是几何意义下的线段。我的理解是“手机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有一定的范围(具体应根据有效面积计算,大约半径十几厘米左右),不需要电磁波信号一定准确通过天线的轴”。这样借助于物理中虽然每个分子都遵守力学定律作偶然的、无规则的分子热运动,但大量分子的运动则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并服从某一统计分布就不难理解了。由于信号的分布是问题的前提,如果发生错误,下面的全部努力都可能“前功尽弃”,所以理论推导是一种方法,但最好也能够提供实际测量数据进行验证。 研究生竞赛中已经多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应当引起研究生们的重视。 反射、绕射路线的搜寻 基本问题是寻找从发信机到收信机满 足反射、绕射次数限制的全部射线,因为文献中已经介绍镜像法和回溯法,所以创新成分很少,但工作量比较大。为此必须注意表达清晰,使人容易理解你们的工作,如下图给边、角都编个号就容易说清问题。 南京邮电大学的研究生赛后对这个问题仔细研究,对剪枝函数做了一点改进,分实发射源和虚发射源分别讨论,但是搜索效率有了几十倍的提高。所以精益求精应该是研究生追求的目标,实现高要求一定伴随着创新。他们的论文写得很清楚,特介绍如下: 镜像法 射线从发射点出发,经过多次反射到达接收点,通过镜像法来追踪射线的路径。如图2所示,找到发射点T关于镜(墙)面M1的像V1后,把V1当作新的发射点,继续找V1关于镜(墙)面M2的像V2。如此迭代,找出多次反射的成像轨迹,再依据成像轨迹逆向确定反射路径。镜面M2朝向接收点R,找到V2、R的连线与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