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难飞(十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笨鸟难飞(十一).doc

笨鸟难飞(十一)   许多俄罗斯人坚信,不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而是沙皇麾下的海军军官亚历山大?莫扎伊斯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早在1882年就成功上天了。尽管这点没有得到普遍公认,但到后来的红色苏联时期他们确实在航空领域取得过不少“第一”,   只是其中有些如同流星般一闪而过就重重地直坠尘埃了。   穿鞋子的“大鸟”   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1920~30年代推行工业化的过程中,人才和技术基础尚且薄弱的航空界就掀起了追求大飞机的热潮。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打造出重型轰炸机的伊戈尔?西科尔斯基已经移居美国,但这也?别人有了出头之日,康斯坦丁?卡里宁就是其中之一。一战时他还是飞行员,后来在哈尔科夫创办了航空学院和飞机设计局。研制过几种中小型民用飞机后,1929年卡里宁雄心勃勃地向能搭载120人的大机型发起了挑战。   “卡”式飞机的一大特征就是椭圆形的机翼,有着相当大的机翼面积。这架最新设计的K-7单翼机也不例外,翼展接近后来美国的B-52轰炸机,厚度达到2.3米,这是因为要在机翼内部设置乘客座舱!为了撑起这么厚实的机翼,卡里宁采用了双尾撑布局和大型翼下固定式起落架。由于大量使用金属材料导致机体沉重,只靠机翼前缘一字排开的6台米库林AM-34F牵引式发动机已经不够劲了,又在机身后部加装一台同型号的推进式发动机,单台功率均为560千瓦。   1931年K-7开始建造前,政府方面又要求优先改为轰炸机,最多能装载19吨重的炸弹。卡里宁为此做了不少修改,在机头部位和左右尾撑上各加上了一个自卫炮塔。而起落架整流罩就被放大成长条形的武器吊舱,可安装机枪和炸弹,甚至还有通向机翼供人员进出的梯子。当两年后第一架K-7完工登场时,看着就活像穿上了一双特大号的旱冰鞋!   不管别人怎么看,这只配备7台发动机、需要19名机组乘员上下伺候的“大乌”从1933年8月11日起进行试飞。开始不过是短暂的起降测试,但K-7动力系统的低效率和飞行状态的不稳定已经显露无遗,而且发动机工作时会引起机身出现严重的共振现象。卡里宁并没有认真分析症结所在,只是简单地用钢板来焊接加固。这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却又使得机身至少超重10%,结果就悲剧了。在11月21日的速度测试中,K-7的右侧尾撑发生断裂,升降舵被卡死,飞机从100多米的低空直接坠地,造成15人遇难。   卡里宁原本还计划从K-7发展出供军政要员使用的VIP专机、能搭载伞兵和吊挂轻型坦克的运输机等改型,但坠机事故断送了一切。另两架尚未建成的K-7在1935年被拆除,没过多久卡里宁自己也成了“人民公敌”遭到处决。直到N年之后,有好事者在模型和数码作品中重现了这只稀罕而怪异的“穿鞋大鸟”,才没有?它完全泯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图波列夫的连连“背运”   K-7可不是霉运当头的唯一特例,比它摔得更“灿烂”的还有安德烈?图波列夫的“大作”。在一起追大飞机的那些年,自然少不了这位“俄罗斯航空之父”。1922年他成立自己的设计局后,就陆续研制过多种大型轰炸机装备苏联空军。也是在1933年,图波列夫设计出与K-7大小相近但略轻些的ANT-16原型机,目标是要能装载最多10吨的炸弹,为此不仅在机翼前缘装有4台AM-34F发动机,还在机背上架起了一对前拉后推式的发动机组合。不过试飞结果表明这样的布局大大拖累了飞行性能,操控起来也很费劲,因此很快就被放弃了。   无论是出于宣传目的还是实用需求,幅员辽阔的苏联都必须拥有能赶超西方的大型远程飞机。在这样的驱动下,图波列夫接着拿出了更大更重的ANT-20,以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名字命名。这是一架采用全金属机身的单翼机,共有8台AM-34FRN发动机,和ANT-16一样其中两台是串联着装在机身上方。其翼展为63米,全长33米,重达53吨,内部装有用于无线广播、摄影冲晒、电影放映和编辑印刷等进行流动宣传所需的全套设备。虽说飞行性能实在一般,但“高尔基”号公开亮相时可是气场十足,成为苏联航空成就的象征。然而在1935年5月18日的飞行展示中,一架近距离伴飞的战斗机上的飞行员心血来潮秀起了特技,不想失控撞上ANT-20,导致双双坠毁和45人丧生的惨剧。还有一架改进型的ANT-20bis作为客机运行了几年,也因操作不当在1942年失事损毁。   与ANT-20项目同时进行的还有ANT-22水上飞机,研制目的不是像西方同类机型那样要飞越大西洋,而是作为“飞行巡洋舰”,即远程侦察一轰炸机来使用的。图波列夫这回又采用了非常规的设计,将两具船形机身以厚实的主机翼相连接,6台功率各为612千瓦的AM-34R发动机两两串联,并排安装在机身和中段机翼之上。这造型与意大利的萨沃亚?马彻迪S.66水上飞机相似,但体形就大得多,可携带6吨炸弹,设有6个自卫炮塔。可惜六六未必大顺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