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 湘教版选修5.pptVIP

【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 湘教版选修5.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2013高中地理 第四章 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课件 湘教版选修5

【思维拓展】 应对滑坡、泥石流的正确方法 (1)发生时间:滑坡、泥石流大多发生在持续暴雨后。 (2)注意地区:暴雨过后的山区、半山区的村庄。 (3)自救措施 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 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②可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③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例2 【解析】 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躲在床下,在学校应藏在桌下,在室外要远离电线等,跳楼逃生只会增加伤亡。 【答案】 D 方法突破 地震与洪水救助差异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有关,具有可预报性,通常在水灾之前能把人、牲畜、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 地震的救助主要是在震后进行的,并且以自救为重点,因为地震的发生是瞬间的,只有 先救己才能救别人;而洪水的救助主要是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并以互救为重点,因为洪水的发生具有可预报性和一定的滞后性,转移过程中的互救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点拨教材透析 一、教材P92~P93活动 【点拨】 该活动主要引导我们交流灾害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答案】 1.(1)要有强烈的求生愿望,始终不绝望,永不放弃,无论是深埋在矿坑中还是地震废墟中的生还者,他们都克服了饥渴、黑暗、疼痛、缺氧等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得到营救,就是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活下去的 信念。(2)开好家庭防灾会,分配受灾时各人的应急任务。以防震为例,鉴于地震来临非常突然,家庭成员在平时应对防震避震的具体工作有所分工,以免地震时全家心慌意乱,无所适从,应做的没人做,不该做的却做了,以至延误了逃生躲灾的时间.因此,家庭防震会议需要:①明确各人震时的职责和任务,例如爸爸负责灭火、断电,妈妈负责提带避 震物品,自己护送奶奶等等。②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并定出最快捷最安全的途径。一般来说,避难地点以靠近家为原则。为防止疏散时大家失散,需要订出联络方法,如相约的地点,采用与众不同的物体标志等。③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在有地震预报的情况下,家庭成员每个人都应准备防震袋,生活用品宜精不宜多,如手电筒、药品、洗漱 用品、食品、水壶、糖、盐、打火机、小刀、绳索、手套等。家庭成员的衣袋里最好装上一个小的急救卡片,注明姓名、地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本人血型、联系人姓名等各项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震前尚需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如撬棍、锤子、斧头、小钢锯等,一定要放在震后能够立即拿到的地方,如树上、房顶上、开阔的庭院中。 2.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二、教材P94活动 【点拨】 该活动主要考查应对洪水灾害的措施,联系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回答即可。 【答案】 ①不正确。中小学生在洪灾中属于弱势群体,抗灾的能力、经验都不足,应以转移为主,而不应以抗灾为主,参与抢险活动。 ②正确。室内进水前,及时拉断电源,可避 免触电事故,为灾后重返(建)或营救工作扫清了障碍。 ③正确。在室外站在地势较高处,可避开洪水。手持锐利的金属物品在混乱中易伤人也易伤己,且容易招引雷电。 ④不正确。用绳子或被单等将身体与烟囱、树木等固定物相连,洪水猛涨时,无法迅速调整自己的位置,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也 不利于营救。若烟囱、树木被冲倒或冲走,本人也会遭受灭顶之灾.因此在洪水猛涨时,不要固定位置,而要躲在屋顶、大树或附近高地暂避。 ⑤正确。被洪水围困时,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 ⑥不正确。洪水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水情凶险,即使水性好的人也不可游泳逃生, 最好借助船只、木筏等。 ⑦不正确。山谷中的旅游路线往往是山洪流动的路线。 ⑧不正确。沿泥石流运动的方向躲避,恰好会被泥石流冲走或掩埋。应立即沿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逃离。 三、教材P95活动 【点拨】 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判断题中应对地震措施的正确与否,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正确应对地震灾害的理解。 【答案】 1.①正确。床板和桌子的确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比如防止电灯掉落伤人等)。 ②不正确。以防因停电困于电梯内或发生其他意外事故。③正确。各种地质灾害具有各 种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地震发生容易导致陡崖处岩石崩裂破碎产生滑坡和滚石,同时在一些地区由于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暴雨集中、地震活动可使泥石流灾害突发。 2.地震发生时,学校的师生若是在教室中,老师要立即指挥学生躲藏在课桌及凳子下并 趴在地上,不要慌乱,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衣物捂住口鼻,以阻挡呛人的灰尘。一旦地震停止马上组织学生有秩序地从前后门口疏散到空旷安全的地方,杜绝拥挤,严禁跳楼;若是在室外要紧急指挥学生从电线杆、围墙下和狭窄巷道中转移到操场、广场等较空旷的地方,避开高层建筑物。 四、教材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