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 海南华侨中学 夏慧菁 高三复习指导课: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对诗歌鉴赏的要求 思想内容 一、看一看,题型准 2010年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题型: 新课标卷(海南卷):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 “天寒”、 “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 感?(6分) 辽宁卷: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5分) 2011年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题型: 新课标卷(海南卷):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5分) 江苏卷:(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诗歌思想内容设题题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提问变体: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一、分析某句诗型 提问方式:请赏析某句诗蕴含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词的某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全诗型 二、忆一忆,类别显 (抚今追昔,怀古伤今)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羁旅漂泊,思亲思乡) (热爱自然,怡然闲适) (离愁别绪,别后思念) (杀敌报国,思乡念亲) (借物抒怀,托物言志) (青春易逝,思夫怨别) 1、怀古咏史诗 2、写景抒情诗 3、羁旅思乡诗 4、山水田园诗 5、送别抒怀诗 6、边塞征战诗 7、咏物言志诗 8、闺情宫怨诗 【2011年新课标卷】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三、读一读,方法明 1、根据诗题中的“怀古”二字以及注释②对“消魂”的解说理解,可初步判定 该诗表现的是怀古伤今的哀情。 2、根据注释①可知周朴为晚唐诗人,根据诗人所处时代可做合理的延伸。如: 晚唐时期,唐王朝国势日衰,诗人作诗所抒之怀,大多应是对此现状的一种感伤。 3、结合诗歌中荒郊、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意象,确定诗歌 所写为凄凉败落之景,由此可判断诗人借此所抒发的应该是一种感伤之情。 4、尾联直接抒情之词“不堪回首”“思”,可见诗人由眼前荒凉之景引发对 历史上强秦的怀想而生发的一种低沉、落寞之情。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分析: 初步了解:诗歌题目 诗人和时代 注释 深层理解:意象、意境 直接抒情的字词句 读诗方法: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可见之物。 四、做一做,表达清 (一)分析某句诗型 问:诗的最后一联包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①尾联“叹息”直抒胸臆,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2分) ②再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诗人睡醒思茶,却无人共品茗 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顿感寂寞惆怅。(2分) (二)分析全诗型 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呜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注: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可见之物。 ①前六句借景抒情,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1分)诗 人写居室周围小路横斜,绿荫环绕,白鹭悠然,安详 不惊,绿草丛中,蛙鸣处处,营造出一幅“幽居初夏” 的幽美景色,由此抒发诗人的闲适之情。(2分) ②尾联“叹息”直抒胸臆,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 无成;(1分)再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诗人睡醒 思茶,却无人共品茗谈心,享湖山之乐,于是顿感 寂寞惆怅。(2分) 参考答案: 答题步骤: 步骤一:用简练的表达情感的词语概括回答 问题。 步骤二:结合某句或全诗具体分析。 五、试一试,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9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4第十四章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技巧.ppt
-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仿真模拟演练(四)精选.doc
- 2015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综合演练-基本规律与原理人文地理专题一人口精选.doc
- 2015届高三复习章节测:把握思维的奥妙(人教版必修4)精选.docx
- 2015届高三教学情况五校联合调研二(地理)精选.doc
- 2015届高三历史模拟(12-1)含精选.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优化训练:第1部分专题1第2讲细胞的基本结构精选.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专题4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精选.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时作业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生命历程1-1精选.doc
- 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讲蛋白质和核酸(必修1)精选.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