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极洲板块 南极洲、大西洋、⑩______洋和印度洋南部 _____洋板块 太平洋的大部分 印度洋板块 亚洲的 _______半岛、印度半岛、大洋洲和 ______洋的一部分 太平 阿拉伯 印度 太平 11 12 13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2 运动方式: _____或 _____。板块发生运动,张裂的地方常形成 _____或 _____,挤压的地方出现高山、岛弧链。 张裂 挤压 裂谷 海洋 14 15 16 17 现象 所处板块位置 运动方式 预言 喜马拉雅山升高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海拔将会更高 红海面积扩大(东非大裂谷)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张裂 红海将成为新大洋 地中海面积缩小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之间 碰撞挤压 地中海将会消失 3. 火山地震带的原因及分布 (1)原因: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易形成火山、地震。 (2)分布 : _________火山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及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火山地震带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及非洲板块的交界地带。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18 19 (1)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对此德国科学家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 【解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根据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猜测大陆漂移,并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 (2)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是大西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产生的。() 【解析】没有大西洋板块,并且科迪勒拉山系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产生的。 × (3)世界上只有六大板块,名称分别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解析】世界上除了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个大的板块之外还有很多小的板块。 × 重难点突破 一、七大洲和四大洋(重点) 1. 七大洲濒临的海洋、半球位置、主要特点 七大洲 濒临的海洋 半球位置 主要特点 亚洲 太平洋(东)、印度洋(南)、北冰洋(北) 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面积最大 七大洲 濒临的海洋 半球位置 主要特点 非洲 大西洋(西)、印度洋(东) 一半在南半球,一半在北半球,东半球 热带大陆 北美洲 太平洋(西)、大西洋(东)、北冰洋(北) 北半球、西半球 南美洲 太平洋(西)、大西洋(东) 大部分在南半球、西半球 人种大熔炉 七大洲 濒临的海洋 半球位置 主要特点 南极洲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南半球、西半球和东半球都有 白色大陆、冰雪高原等 欧洲 大西洋(西)、北冰洋(北) 北半球、东半球 海拔最低 大洋洲 太平洋(东)、印度洋(西) 横跨东西, 南北半球 2. 四大洋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主要特点 四大洋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特点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面积最大,深度最深 大西洋 位于欧、非与南、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形状略呈“S”形 四大洋 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主要特点 印度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跨南北半球、东半球 大部分地处热带,形状略呈三角形 北冰洋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 跨东西半球、北半球 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二、特殊经、纬线穿过的大洲和大洋(重点) 1. 特殊纬线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南极圈穿过的大洲:南极洲 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欧洲、亚洲、北美洲 2. 特殊经线穿过的大洋:0°经线穿过北冰洋、大西洋;90°E经线穿过北冰洋、印度洋;180°经线穿过北冰洋、太平洋。 3.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太平洋。 三、板块运动与海陆变迁示意图(难点) 典例(’15德州)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此次地震的原因是( ) C A.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B. 亚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D.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 【考查点】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解题思路】读图可知震中位于印度半岛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部,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变式(’15平凉模拟)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其位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地理总复习-第2单元-世界自然地理-(新版)新人教版精编.ppt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化学(江西)九年级总复习:第7课时水化学式与化合价(共35张)精编.ppt
- 6.2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技术方案.ppt
- 【中考复习方案】2015中考物理(沪科版)复习:第18课时电流+电路(共20张)精编.ppt
-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突破七国际关系与政治格局的演变精编.ppt
- 【中考复习方案】2016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突破五世界资本主义的确立与扩大精编.ppt
- 6.2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技术方案.ppt
- 6.2绝缘技术方案.ppt
- 【中考复习方案】北京市2016届中考物理第一板块力学第6课时液体压强精编.ppt
- 【中考面对面】2016河南中考人教版物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十六章电压电阻(共62张)精编.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生物第三单元第六-七章复习济南版精编.ppt
- 6.2顺序输送管道的混油技术方案.ppt
- 6.2维护人格尊严my技术方案.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生物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4单元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复习精编.ppt
- 6.2细胞的增殖癌变和衰老技术方案.ppt
- 6.2-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技术方案.ppt
- 6.2追求共同发展技术方案.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届中考生物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5单元第15章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复习苏教版精编.ppt
- 【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地理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复习精编.ppt
- 【中考命题】(贵阳)2016中考化学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1空气、氧气精编.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