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doc

浅析翻译中如何做到“忠实”原意   摘 要:忠实,作为衡量译文的标准之一,对翻译实践具有规范作用,对翻译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忠实”不等同于“绝对忠实”。借用解构主义理论解掏“忠实”,只能证明解构主义自身的无逻辑性和虚无性。   关键词:忠实 模糊 伦理 预设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170-01   模糊语言学认为,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电脑和人脑最重要的一个区别便是:人脑能够执行模糊语言,而电脑则不能。信奉解构主义理论的人之所以要解构“忠实”,是因为他们认为“忠实”作为翻译标准具有模糊性。如辜正坤先生就认为,“忠实”这个概念对许多提倡“忠实”标准的人来说是个模糊概念:译作究竟忠实于原作的哪些方面?然而,笔者认为正因为“忠实”具有模糊性,才使其具有了审美意义。康德曾经说过,模糊观念要比明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能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从说话者的角度来看,“忠实”传达的确实是一个不可言传的模糊概念,但从听话者的角度来看,“忠实”的含义又是完全可以理喻的。这一点在中外翻译史和现代翻译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说者的不可言传,听者的只能意会,验证了康德关于“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的观点。说者眼中的“美”与“听者”眼中的美不是绝对同一的概念,但这并不妨碍说者和听者对美的共同追求。“美”的这种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特性也是“忠实”的特性。“美”具有模糊性,但它却能被意会,这是因为“美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相对的,往往因时间、地点、情况、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理,说者和听者之所以能对“忠实”的理解达成默契,也是因为“忠实”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多种多样的,相对的。   有学者曾指出,“忠实,作为一个翻译学的术语,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伦理判断,然而伦理的忠实却只承认绝对忠实,而不承认相对忠实,而绝对忠实是不符合翻译实际的。”显然,这里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忠实”不等于“绝对忠实”,把“绝对忠实”等同于“忠实”是不符合逻辑的。“忠实”应看作是一个无标记词语,“绝对忠实”属于有标记词语,“忠实”的蕴涵显然大于“绝对忠实”,因此,“忠实”的包容性也大干“绝对忠实”。笔者尽管并不认同伦理的忠实与翻译的忠实具有类比性,但也不妨借“他山之石”在此一用。在中国,关羽被视为“忠义”的典型代表,有到处为他建造的关庙或为证。然而,关羽对刘备的“忠”也不是绝对的。   伦理的忠实并非“绝对忠实”。如果我们将伦理“忠实”的包容性折射到翻译学中的“忠实”上来,便可知,翻译学中的“忠实”也不等同干“绝对忠实”。比如,将cheese译作“奶酪”可视为忠实;可是在拍照时请照相的人笑一笑,摄影师喊声cheese,译员将其译成“茄子”,根据“动态对等“理论,这也应视为忠实。又如,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将if译作“如果、假若”。但在故事《拉科尼亚人的答复》里,有人将斯巴达人回信中的“IF”译作“敢!”不少人认为,根据语境,将“IF.”译作“敢!”也是忠实原意的。再如,杨宪益、戴乃迭将《红楼梦》第十八回中的“怡红快绿”译作happyred and delightful green,而大卫?霍克斯则将其译作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s。这两种译文都被译界认为是忠实的,只是他们各自所站的文化立场不同而采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由此可见,翻译学中的“忠实”是一个很有张力、很有弹性,极具包容性的评判标准。正是这种包容性赋予了“忠实”长久的生命力。   在忠实原文意思和精神的前提下,为避免不顾上下文,不顾译文语言习惯地逐字死译,应当允许译者灵活运用本国语言,以求达到最大限度的忠实。”由此可见,“忠实”是针对“不忠实”而言的。“忠实”作为译文的标准提出来,首先是因为有些翻译者背离原作机械地死译、任意地胡译。他们这种不负责任的翻译行为是与翻译的本质和目的背道而驰的。因此,“忠实”就犹如一根套马绳,将那些死译、胡译的翻译者套住,不让他们背离原文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东跑西串。机械的死译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便是鲁迅所批评的赵景深将milky way译作“牛奶路”。还有一例就是译界所流传的关于一个译员将中国人的客气话“哪里,哪里,”译作“Where?Where?”这一贻笑大方的笑话。又如,有的学生将“He met his Waterloo.”译成“他碰到了他的华铁卢。”像这样的死译例子在某些不负责任的译文里,特别是在那些初学翻译的人的译文里比比皆是。关于胡译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不懂语义,胡乱翻译的例子有将“Tess,who continued to live at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