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艺术成为社会实践.doc
当艺术成为社会实践
德国卡塞尔文献展之所以名为“文献展”,是因为1955年的首届展览曾如一座文献纪念馆一样,收集整理了在纳粹统治时期被视为“堕落艺术”(degenerate art)而遭到禁止打压的先锋艺术家们的作品。自此以来,这一每五年举办一次的国际艺术盛会始终保持了前卫、宽容的精神,为包括博伊斯在内的许多曾遭到保守人士抵触的艺术家提供了成名的舞台。结合展览作品来看,本着博伊斯“社会雕塑”的精神将艺术融入社会实践,挑战当代社会的人类中心和物质中心主义,可以比较全面地概括本次展览的宗旨。
动植物的乐园――质疑人类中心主义
卡罗琳在开展前,就因提出“应该让蜜蜂和草莓也获得选举权”的言论而引发很多争议。确实,关注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倾听它们的声音是本届展览的一个中心主题。文献展的第一件作品,意大利艺术家佩诺那斯(Giuseppe Penones)的青铜树“石头的概念”(Ideas of Stone)在两年前就“种植”在了卡尔斯奥公园。这棵高达9米,惟妙惟肖的仿真树看似脆弱的树枝却承托了一块重达3吨的花岗岩陨石,树枝向着天空的生长和陨石向着地心的挤压之间的对抗挑战观众的视觉。
不知是否是为了向博伊斯致敬――他曾在1982到1987年之间和志愿者一起在卡塞尔种植了7000棵橡树,彻底改变了这座在二战后快速重建起来的城市的面貌――种植行动也成为了本届文献展艺术家的最爱。在国外漂泊多年的印第安裔美国艺术家杜尔汉姆(Jimmie Durham)专程将保留了他童年记忆的阿肯萨斯黑苹果树从大洋彼岸移植到了卡塞尔,他将运输、报关、移植,以及他在展览现场榨苹果汁出售的整个身体力行的过程视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年仅29岁的德国女艺术家布赫(Kristina Buch)也加入了种植行列,在卡塞尔剧院前的空地上,她悉心培育了汇聚了荨麻、柳叶草、矢车菊等各种奇花异草的花园,并在那里放生她在展览期间培育成熟的蝴蝶。
而这次展览最受媒体嘲讽,但结果也是最受参观者欢迎的作品就是加拿大艺术家容恩(Brian Jungen)的“遛狗乐园”(Dog Run)了。他在卡尔斯奥公园里为宠物狗们搭建了沙丘、小木屋、障碍跑道、跨栏等多种玩具设施,其中还颇具调侃意味地将密思凡德罗的“巴塞罗那椅”翻了个身用作狗的跳板。不但不带狗的参观者不能入场,而且艺术家还特地树了一块牌子提醒主人们:“您的狗需要您的关注,所以请您关闭您的手机”。他希望参观者在这里把时间彻底奉献给他们的宠物,全神贯注地欣赏它们无师自通的敏捷身手,体会它们在方向感上的过“人”之处。
在面对记者对这些作品的质疑时,卡罗琳反问道:“女性也曾经受到男性的压迫,现在女性解放了,但为什么我们没想到过要解放动物和植物呢?对于动植物的倾听和关注,甚至尝试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通过它们的眼光来看世界,是帮助人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的一剂良药。”
从废铁堆到跑车发动机――反思工业文明
一边有人悉心打理着花花草草,一边却有人忙着制造垃圾堆:意大利女艺术家法瓦莱托(Lara Favaretto)在被废弃的卡塞尔旧火车站隆隆地开着推土机,把重达40吨的废铜烂铁堆积成一座山丘状的废墟,她称之为“宏大的纪念碑之四”(Monumentary Monument IV)。她的工业废墟和旧火车站生锈的铁轨、到处蔓延的杂草、摇摇欲坠的空楼“交相辉映”,呈现了文明终结般的末日景观。不知这个作品的灵感是否来自去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的“垃圾危机”。当时因为政府的资金短缺和组织不力,居民垃圾在街道上堆积如山、无人清理达数周之久,让这座文明古城几乎在污秽和恶臭中窒息。同样,法瓦莱托的纪念碑更准确地说是一块警示碑,警示人们现代工业社会在制造文明的同时也在制造垃圾,而垃圾掩盖文明,也许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和法瓦莱托的作品遥相呼应的是中国艺术家宋冬30米宽,7.5米高的“白做园”(Doing Nothing Garden)。这座远看上去绿盈盈的小山丘其实是由生活垃圾和建筑废料堆积而成,表面覆盖上一层肥沃的土壤,借助着德国夏天充分的雨水,早已杂草丛生。山丘上有一串霓虹灯字拼成“不做白不做,做了也白做,白做也得做”的语句。虽然这是宋冬对作品在展览后将不再存在,所以做也是白做的自我调侃,但作为观众,我们不禁引发人类文明是不是也是到头来一场空,“做也白做”的遐想。
如果说以上两位艺术家用垃圾堆来对峙工业文明,那么74岁的德国著名艺术家拜尔(Thomas Bayrle)则尝试着对工业文明的产物本身进行提炼和升华,发掘其中的精神性。他巧妙地将一架飞机的星形发动机切割成基督教的祭具“圣体光座”(monstrance)的形状,又通过自制电路驱动一台被拆卸下来的保时捷轿车的发动机,让它看似是毫无目的,却又是永无休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