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观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历史课堂观报告

打造趣味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毛鹏飞《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之课堂观察报告 陈蓓(坪山实验学校初一英语组) 一、背景描述 在对毛鹏飞老师已有课堂的观察基础上,学校于2013年组织了我校老师观摩了毛鹏飞的一堂新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基于之前对毛老师的上课风格了解和对有关教学环节的观察思考,借这堂课再一次调整观察方法与过程并作细致分析,跟进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的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作为研究课堂的最基本、也较为微观的科学方法,改善教学研究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其最终目标是引领教师能自觉运用课堂观察的技术方法,从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堂教学的某个维度等进行较为深入地关注研究,以深化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在比较分析反思完善、改进自身的课堂,并为他人课堂的完善、改进提供支撑。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进入角色之前,认真学习了,结合以往的经验准备阶段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我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认为:一份课堂案,对教材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在观察时更多地聚焦于。现场阶段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本次观察研究中,采集了整节课上教师的几乎所有及学生的、教师的情况,课后更客观准确的分析与研究。反思阶段即观察之后的分析与思。我对所有进行了逐一的分析,选择了有研究价值的进行具体剖析并进行相应的。本次观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一是的观察方法;二是采用聚焦式笔记记录方法,集中地记录课堂;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四是对比观察法,比较,更为客观。 初中历史与社会 年级 初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 《中外交往与冲突》 观察视角 有效课堂 观察者: 陈蓓 初一英语组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三个知识模块: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同时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高。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肢体语言,图片等直观教具将知识呈现出来,让层次不同的学生都能理解本课内容。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或与生活联系? 教师所教内容与之前课程有着紧密联系,将汉代至近代的中外关系做了一个有效的梳理。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创设了良好的历史学习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性,课堂气氛活跃。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基本上做到了重点的精讲、细讲,易懂的少讲、略讲。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注重了历史与语文、地理之间的综合运用。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自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指导。 8.有没有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对课程的参与度高。课堂有效性高。 9.课后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 课堂及课后作业布置恰当,内容比较适合学生完成。 教学改进建议: 教师对学生应该及时进行评价,尤其在答对后及时表扬; 应多加小组活动,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和练习的机会; 多媒体图片可以更加丰富一些。 、课堂教学环节分析 从总体上来看,毛鹏飞老师的课堂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展开: 环节1:郑和七下西洋 教师创设情境,板书课题:郑和下西洋,指导了学生从课文上摘录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规模、人数、到达范围;然后提出思考题:郑和下西洋与达伽马、哥伦布新航路开辟的对比分析:郑和下西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到达范围最广。然后动脑筋分小组讨论郑和为什么能够远航?说明你的理由,按照小组分组进行回答,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高涨。最后是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积极与消极)。 环节2:戚继光抗倭 首先看图《戚继光抗倭形势图》,介绍戚继光抗倭过程。提出问题: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战争的胜利?对戚继光和岳飞的评价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然后结合戚继光所写诗歌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升华,探讨戚继光个人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回顾汉至现在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与冲突,非常有效的把握了中日关系

文档评论(0)

cvv110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