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语文 文言断句总复习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语文 文言断句总复习课件

一、什么叫断句 二、趣味断句 小结1 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 练习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 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 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 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答案: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 虎自山上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 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 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料想)虎之食人,必 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有个妇女把二个小孩放在沙滩上自己在水边洗衣服.有只老虎从山上跑下来,妇女急忙跳到水中躲避老虎,两个小孩却仍在沙滩上嬉戏,老虎看了很久,甚至用头去触碰小孩子, 大概是老虎害怕了吧,而小孩子懵懂无知,竟然不以为怪.我想老虎吃人一定要先用虎威震慑,可是遇到不怕老虎的人威无处施加. 练习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 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ing显现) 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小结4 观句式: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 练习: 小结5 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1.给叙事的文段断句,一定要先把握事件的梗概:有哪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事件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过程。 2.议论性的文段,要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尤其是一些关联词语。 练习 断句口诀: 四、检查断句是否合理 断句步骤总结 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 2、抓词语. 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曰” “言” “云” ③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 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 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 5、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 为以下的短文断句 1、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 [注] ①不至:可译为“不必”。 9、断句和翻译。(10分)(2008年广东高考题) ⑴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答案: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 慨然有平河洛之志 /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 闻敦有不臣之心 / 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 文言文断句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试大纲》要求 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三、断句,总结方法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何若?”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答案:(2分)今谓天高,无少长愚智皆知高,高几何?皆曰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答案: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无知无觉的样子)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人之生斯世也但知以已死者为鬼而未知未死者亦鬼也酒罂饭囊或醉或梦块然泥土者则其人虽生与死之鬼何异余尝见未死之鬼吊已死之鬼未之思也特一间耳 找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 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乎、 哉、也、矣、欤、焉”等

文档评论(0)

kjm3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