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语文 正确使用熟语总复习课件
正确使用熟语 一正确使用熟语 ㈠考点解读 从2004年起,《考试大纲》由原来的“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表明对词语考查的范围扩大了,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 根据近两年各地考题情况来看,对熟语的考查,除了那些实用性强、流传性广的惯用语、歇后语、俗语外,重点还是常见成语,难点在容易语解词义的成语和容易误解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的成语等。 一正确使用实词 ㈠考点解读 各地高考试题所选成语大都来自日常生活和课本中常见的成语,几乎未出现过于陌生的成语;其次,日常生活、报纸要志容易出错的成语出现频率较高;义项较多、运用灵活的成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高考中对熟语(主要是成语)的考查,重在运用,多采用“句中熟语使用正确辨析”选择题,偶尔还采用“分组填空辨析”选择题和“备选置换”选择题两种类型。 一正确使用实词 ㈠考点解读 差不多“文革”结束、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㈡经典案例 【案例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2000年全国卷 ) A.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又惊叹不已。 ㈡经典案例 【案例2】(2005,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㈡经典案例 【案例3】(2006,浙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㈡经典案例 ㈢备考指南 熟语的种类 熟语主要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 1、成语: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定型、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词组,在语言运用中常常作为独立的语言单位来使用。正确使用成语,必须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因为成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形成的,其意义和用法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定,因此,了解成语的来源和结构,对于正确把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是非常必要的。 ㈢备考指南 成语的来源的很广泛,大致可分书面记载的和口头流传的两大类。书面记载的见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曲故和古代诗文等,口头流传的包括一些俗语和人们按照成语的结构规律仿造出来的一些词语。成语在最补形成的时候,大都代表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感情色彩,如果不注意这些特点,使用时便很容易造成失误。例如成语“叹为观止”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说的是吴公子季札在鲁国欣赏音乐舞蹈,看到精妙处,不由赞美道:“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后人便用“叹为观止”来赞扬事物的尽善尽美。这个成语含褒义,但有人不了解它的出处和原意,对一些不好的甚至极坏的事物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把褒义词当成了贬义词。 ㈢备考指南 ①成语的一般特点 成语是定型的语素组合,不但结构稳定,其构成语素的音、形、义也是相当固定的。譬如“心广体胖”的“胖”,只能读pán,而不能读pàng,因为它是安泰舒适的意思;“自怨自艾”的“艾”只能读yì,而不能读ài,因为它是治理、惩治的意思。又如“闻鸡起舞”的“舞”只能指舞剑,而不是指跳舞;“不名一文”的“名”只能是占有的意思。懂得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现在各种媒体尤其是其中的广告,乱写、乱读、乱用的情况实在太多,这给知之不多的高中学生制造了很大的混乱。 ㈢备考指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2011学年度九年级化学第一次学业水平调研测试题.doc
- 2011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1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1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 2011中考英语最新四模预测压轴试题 仁爱版.doc
- 2011全国名校3-5月高考化学频点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模拟题分类汇编.doc
-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11课时 粒子构成物质课件.ppt
-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12课时 物质组成和分类课件.ppt
-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13课时 化学式 化合价课件.ppt
- 2011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第15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破解语病题的二十二大妙招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立足日常训练,提升应对水平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让你作文的语言新起来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字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与作家作品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诗歌鉴赏五步法总复习课件.ppt
- 2011届高考语文 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总复习课件.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