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2.1 荒漠化的防治(无答案).docVIP

[中学联盟]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2.1 荒漠化的防治(无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联盟]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学案:2.1 荒漠化的防治(无答案)

2.1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学习目标】1.理解荒漠化的过程,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了解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 3.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 【自主学习】 一、荒漠化 1.土地退化的形成 2.荒漠化 ⑴概念 指发生在______________及一些_____________的这种土地退化。 ⑵形成 是气候变异等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产物。 ⑶主要表现 ____退化、_____退化、______退化而引起的_______化、_________化和__________化。 ⑷影响 已成为当今_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 ___的陆地、______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 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_________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范围 地形区范围: ________以西,_____________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 包括__、___、甘(北部)、_______(大部) 说明:这里所说的西北地区是指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地貌特点: 地形以____和______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 西部(新疆境内)是_______和___________相间分布。 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 ⑴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 西北地区干旱特征的成因图示: ⑵景观特色——以_____、______为主 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贺兰山以西 贺兰山[来源:Z。xx。k.Com] 内蒙古高原东部[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年降水量[来源:学科网ZXXK] 不足_____毫米 ______毫米以下 [来源:学科网ZXXK] _____毫米以上 干旱程度 极端干旱区 干旱区 半干旱的草原地带 自然景观 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 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本区条件分析: ①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②物质条件 ——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说明:事实上,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_______作用。调查表明,在西北地区现代荒漠化土地中,有_____以上是人为因素所致。)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⑴来自于_________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⑵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______、_________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2,5 人为因素 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____ 源缺乏地区把_______________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___________,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_____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_____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 3.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 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 ⑵次生盐渍化形成: 由于______落后,______不当 旱气候条件下________,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预防: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扭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恢复:已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维护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相结合,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