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债 权 法 论
总 论
第一章 债权法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 债权法上的基本权利
第三章 债权实现的条件
第四章 债的移转
第五章 债的消灭
分 论
第一章 合同之债的一般原理
第二章 法定之债的一般原理
债权法总论和分论的关系
一、债是一类法律关系的总称
债有多种多样,各种具体的债有个别性特点,也有共同性特点,
二、债权法在体系上,由债的一般规则和各种具体的债的规定构成
民法中的债编,由“通则”和“各种之债”构成。
通则或者一般规则是关于债的共同性的法律规范,各种具体的债或各种之债是关于各种具体的债的个别性的法律规范,二者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三、债权法理论的体系,与法律规范的体系相照应,形成“总论”和“分论”
总论,是关于债的共同性、一般性的理论,分论是关于各种具体的债的个别性、特殊性的理论。
四、债法的适用规则
面对具体的债,首先到债权法分则的相关部分找法,分则没有规定的,再到一般规则中找法。
理论的运用也是同样道理。
第一章 债权法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债的效力
第三节 债的类型化分析
第四节 债 法
第一节 概 述
一、债的意义
二、债的特点
三、债的基本类型
四、债的性质
五、债的社会基础
一、债的意义
(一)《民法通则》的定义
《民法通则》第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四点解说:
1、债是一种法律关系,是一类品质和特点相同的财产性法律关系的总称。
债这个概念,汉语的本义是“欠别人的钱”的意思。在民法中,则是概括一类相同品质和特点的财产性法律关系的抽象概念,是合同关系、无因管理关系、侵权赔偿关系、不当得利关系等关系的总括性称谓。因此,民法上的债是一个抽象概念,具体的债则是“X X合同之债”、“侵权之债”、“无因管理之债”、“不当得利之债”等。
2、债是特定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即权利人与特定义务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特定人”,意思是“某个人”或者“某些人”。即在债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那个人或者那些人。因此,债,就是“某个人与某个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某个人与某些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某些人与某些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任何法律关系的权利人都是特定的,但是,义务人是否特定,因法律关系性质的差别有所不同,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等关系的义务人都是不特定的任何人,各种合同、侵权赔偿等关系的义务人只能是特定人。因此,债的义务人,是特定的自然人、法人。少数情况如发行国债,国家也可为债务人。
下面试举几例进行分析:
[例1]借款合同。
甲、乙二人发生了借款合同关系,乙向甲借了人民币3000元,应按照约定向甲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
分析:此借款关系的权利人是甲,义务人只是乙,权利人甲能够要求乙履行债务,不能要求其他人或任何人履行债务。
[例2]侵权赔偿。(权:限指人格权、物权、知识产权,不含债权)
赵某故意打坏钱某价值800元的眼镜,按照民法上(《民法通则》第117条第2款)“侵权赔偿”的规定,赵某对钱某应照价赔偿。
分析:赵某是钱某的赔偿义务人,其他人对钱某都没有“赔偿眼镜损失800元”的义务。
[例3]无因管理。(因:法定的或者约定的原因)
孙某晕倒路边,路人李某将其送到医院救治,为其花费医药费200元。
按照“无因管理”制度的规定,孙某应向李某偿付200元。
分析:李某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孙某花费医药费,为了孙某的利益而善意管理孙的事务,孙某受益、李某受损。
为鼓励人们救人危难,法律(《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事务被管理而受益(包括免受损失)者,有义务向管理人补偿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在无因管理关系,事务被管理的人(如孙某)是管理人(如李某)的义务人。
交易和非交易场合都能发生无因管理。
[例4]不当得利。(不当:没有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的依据。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而从对方取得利益。)
甲、乙二公司签订买卖合同,买受人甲公司向乙公司预付货款20万元。后来,双方商定解除了合同,但是,乙公司无理拒绝退还20万元。
分析:乙公司继续占有甲公司预付款,已丧失法律上或者合同上的依据,按照《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构成不当得利,对甲公司有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乙公司是不当得利返还义务人,其他公司没有这个义务。
上述是交易关系中的不当得利,在非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增词与重复解析.ppt
-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解析.ppt
- 增强玻璃纤维板解析.doc
- 增强信心主题班会解析.ppt
- 增晟节能:2016年半年度报告解析.doc
- 增员宝典(方法)解析.ppt
- 增员别说不可能解析.ppt
- 增员小故事解析.ppt
- 诱导多能干细胞解析.ppt
- 于都县光荣福利中心等项目建设规划设计、勘察招标招标文件解析.doc
- 元宇宙教育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与内容审核标准研究报告.docx
- 跨境园艺用品电商渠道拓展市场拓展团队绩效考核.docx
- 智能快递驿站行业2025年无人化服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docx
- 2025至2030工业级焦亚硫酸钠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百货商场数字化运营中的顾客购物体验深度挖掘报告.docx
- 2025年社区体育公园跨境智慧运动数据共享平台的市场竞争态势分析报告.docx
- 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资金申请报告:2025年产业升级版.docx
- 元宇宙教育平台用户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评估体系构建研究.docx
- 智慧物流运输智能化升级下的物流大数据分析报告.docx
- 康复工程产业智能化改造投资策略与风险预测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