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程朱理学辩诬.doc
程朱理学辩诬
内容摘要:儒学是传统中国的正统学说。但其并未消除传统思想界的内部的分歧和纷争,而是随着社会情景的变迁而不断地更新。宋、明时期所盛行的程朱理学是在综合当时思想界所出现的儒、释、道等思想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承继与创新的新的儒家学说。从这意义上而言,其是传统儒学的发展和扬弃。但是从社会治理或政治意识形态上,其被统治者所利用,并成为当时及其以后政治统治强有力的工具。由此,为以后反理学埋下了伏笔。对此,围绕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演变的轨迹以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统治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在此基础上对程朱理学的功过是非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程朱理学 新儒学 天理 国法
一、理学兴起之背景
汉代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以后,并未真正消除思想界内部的纷争。社会形势的变化,也不断促成历代正统思想的更替。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中国思想史表明,同一个封建统治阶级,往往随王朝的更替而奉行相反的正统思想;甚至同一个封建王朝,也常随统治条件的变化而改用不同的正统思想。例如:西汉先以黄老思想为正统,嗣以今文经学为正统;到东汉,又以图谶为正统;六朝、隋、唐之际,儒、佛、道的正统地位,频繁更易,悲剧迭出;清朝先以宋学为正统,嗣以宋、汉并用为正统,在戊戌(公元1898年)一个短暂时期内,又曾试图以公羊经学为正统。〔1 〕
西汉今文经学之所以能取代黄老思想而成为正统,主要是借助“天人感应”的神学说教为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东汉政权垮台以后,中国社会陷入了长达四个世纪分裂和混乱的局面之中。频繁的战争和王朝更迭,北方游牧民族的大举内侵,造成了悲观主义的流行,两汉官方确立的正统儒学不仅无法解释分崩离乱的社会现象,而且也无从慰藉人们的心灵。汉末制度化了的儒家礼教,又称“名教”,一方面成为压制和束缚人的自然感情的僵死教条,另一方面又成了伪君子们沽名钓誉的工具,引发强烈的社会逆反心理。玄学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兴起的。尽管此时期儒学仍在政治制度层面保持着统治地位,但其在思想修养层面的功能已为玄学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东晋以后,迄至隋唐,佛教的影响又超过了玄学,在士大夫的思想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章太炎说:“六朝僧人好以佛老孔比量,谓老孔远不如佛。玄奘亦云”。〔2 〕所以,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这七百年间,可以说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局面,但理论上佛强儒弱:“儒学只有那些体现为政治制度化方面的东西,在统治阶层的维护下继续起着作用”。后人有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3 〕应当是对这个时期思想界状况的简要概括。
隋唐时代,中国又恢复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唐太宗下令在太学内建立孔庙并组织力量编纂《五经正义》,儒学又恢复了官方正统的地位。然而,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生活特别是士大夫群体的精神影响力却在不断下滑。儒家旧典以及孟子、荀子、董仲舒的著作俱在,却不足以充分引发时代的兴趣。一些不属于贵戚豪门的经生儒士虽欲有所作为,终因囿于训诂词章之学,缺乏对儒经的义理研究,所以提不出可以对抗佛学的哲理体系。
与此同时,官方对道教和佛教也表示出充分的礼敬和支持,故佛老思想在这个时期展现出了极大的魅力,尤其是佛教,可以说是进入了其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天台、法相、华严、禅宗、净土、律宗等若干大的宗派,高僧大德辈出,人才济济,理论学说异彩纷呈,一片繁荣景象,尤其是中国化的佛学——禅宗,后来居上,发展势头甚猛。佛学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和普及性说教,对于中国士人阶层和劳苦大众均有极大的吸引力,它的信徒不断增多”。比较而言,“儒学遇到了不景气的难题。自汉末儒家经学衰落以后,儒家文化就缺少有力的哲学层面,内部结构呈倾斜和不完整的状态,它只能在政治、礼俗上占有传统的优势,却拿不出新的高水平的哲学理论来同佛学对话。东晋佛学大师慧远就说过:‘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沈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4 〕梁武帝在《述三教诗》中追述自己进学的三阶段。‘少时学周孔,弱冠穷六经。’‘中复观道书,有名与无名。’‘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星’。这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士大夫阶层越来越被吸引到佛学上,在那里寻找精神的寄托。这种情况到了唐代更有所发展。《五经正义》所依据的经注,半是汉代作品,半是魏晋作品,经学只在诠释上达到统一,并未开创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义学,亦未出现儒学的大思想家,因此儒学仍未摆脱被动局面。儒家在三教中的主导地位由于理论上的薄弱而不能牢固”。
道家的复兴和佛教的东来,似乎多少可以慰藉一下那个时代的精神需求。然而,道家的虚无和佛教的来世,毕竟不能真正解决人们现世生活中的种种疑难。中唐以后,以韩愈、李翱为代表,尝试着从儒家经典中发掘出可以同佛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三课什么样的劳动更有价值 .doc VIP
- 领导干部数字化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ocx VIP
- 2019款上汽通用别克GL8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15J401钢 打印版(可搜索).pdf VIP
-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赛默飞世尔科技 电雾式检测器 VH-D20, VF-D20 用户手册.pdf
- 10S505 柔性接口给水管道支墩.docx VIP
- 艾特莱斯工艺策划书3.pptx
- 2025年兰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Revit与Navisworks实用疑难200问1.pdf VIP
- 模板支撑系统用工字钢做过梁的应用.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