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函数的奇偶性-—刁秀华
“数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青州第三中学学校 刁秀华
教案背景 学 科 数学 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 课 题 函数的奇偶性 授课类型 新授 教 材 《数学基础模块》 任课教师 刁秀华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作用地位 重点难点 三维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奇函数,偶函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能够判断以图像和解析式表达的函数的奇偶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数学之美,体验数学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通过数学探究与数学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 教法设计 游戏导入,观图激趣。
搜索探究,形成概念。
范例分析,加深理解。
4.学生交流,发展思维。 学法设计 1.搜索观察2.实践探究 3.分组交流 课前准备 学生:1.寻找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美 2.准备剪刀一把 设计意图 通过剪纸以及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活动,让学生感受对称之美,创造对称之美,并意识到数学也可以是美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绪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让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时代探究知识有更新更便捷的途径。
通过数学探究与数学探究性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设计意图 双边活动 第一课时
【情景设置】
剪纸(撕纸)游戏。(/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6665d289027fa3c215cc791a04137be0bf2c271213d3b226215ebb0c01aaa63965477237c39ddffe4ecacbe43f2ef73605a26db8bb43p=aa7ddc15d9c342af49be9b7f0f548532newp=8549cd1888934eaf5beddb2d0217d57c5c5bc4387ebad4127b9buser=baidufm=scquery=%BC%F4%D6%BD%D3%CE%CF%B7qid=p1=1)
1.要求:把白纸对折(或二次对折)后,进行剪纸(撕纸)。
图案由学生自由发挥。
2.观察比较:虽然每个同学剪出不同的形状? 但有什么共同点吗?
都是对称图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
二.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美(/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C9%FA%BB%EE%D6%D0%B5%C4%B6%D4%B3%C6%CD%BC%D0%CE)
1.学生举例。
课前要求每个同学利用互联网搜索等方式寻找和收集生活中的对称美。
教师举例
(麦当劳logo) (对称建筑)
( 纸风车) (太极符号)
【新课讲授】
观察与探究
1. 数学中也有这样的对称美。(/view/50a3a3b9960590c69ec37697.html)
这些是四个函数的图像。
(1)(2)为轴对称图形,(3)(4)为中心对称图形。
2. 观察下面的函数图象,并思考以下问题:
(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哪条直线? y轴。
(2)用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截抛物线,你有什么发现? A与A’ 关于y轴对称。
(3)对称轴两侧对应点A与A’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4)如果再用一条垂直于对称轴的直线截抛物线,得到对称轴两侧对应点B和B’,设B横坐标为,纵坐标为,这个时候根据刚才的过程,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5)若任意截取到两个对应点,又有什么结论呢?
三.偶函数的定义
偶函数:如果对于函数y=f(x)的定义域关于原点O对称,并且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值x ,都有f(-x)=f(x)。那么我们就称f(x)为偶函数。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图像关于y轴对称的函数是偶函数。)
【例题与练习】
例1.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偶函数
(1)
(2)
(3)
二.课堂互动
要求每组同学出一道判断函数是否为偶函数的题目。
然后由其他组的同学作答。
老师下发任务单。(对每组的出题有所要求,有的要求是偶函数,有的要求不是偶函数)
三.思考交流
函数(如图)是偶函数吗?你准备采取什么方法做出判断?
【课时小结】
判断函数是否为偶函数的方法:
图象法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
定义法
如果对于函数y=f(x)的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