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害者之分类一个全面处理儿童伤害案件的开始工作 .docVIP

儿童伤害者之分类一个全面处理儿童伤害案件的开始工作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伤害者之分类一个全面处理儿童伤害案件的开始工作

林明傑 (2013)家內兒童虐待者分類與處遇建構之研究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第128期 53-61頁 家內兒童虐待者分類與處遇建構 林明傑 摘要 此本文親職缺乏型(佔40%)、貧困型(佔15%)、酒毒型(佔10%)、精神異常型(佔5%)、氣憤伴侶型(佔1%)、及亂倫型(佔%)六種。在確認分類後筆者舉部分案例,並舉出實際可行之改善。最後並提出有效之建議。 壹、前言 一、問題背景 古今中外兒童虐待事件不時發生,台灣如曹姓女童被母親從小學拉走而被迫與母燒炭自殺(今日新聞網,2010)大陸山東女子因遭家暴悶死3歲兒子後欲割腕自殺(濟南時報,2012)等常讓大眾心覺不捨甚至令人聞之鼻酸。21CN新聞網(2012)報導指出大陸處理虐待兒童案件能力落後且現行法規缺乏可操作性。 兒童虐待確實是一大問題。筆者於2004年起在台灣之嘉義縣市試辦家庭暴力危險分級試辦方案至今確實改善效果如各地仍維持每年增10%之通報數嘉義縣市卻每年平均降低0.85%(林明傑,蔡宗晃,2009;林明傑,2011)而發展出一個犯罪防治有效方案的模式「犯罪防治分類分級整合模式」。簡單地說就是「對新舊案分類、對舊案之再犯危險分級、對新案高風險者預防教育、對防治知識順序分類、對防治資源分類、最後對防治資源整合」的一套完整犯罪防治有效模式(林明傑,2011)。因此可知道推演該模式所需之防治知識依序為「分類學、原因學、危險評估學、方案規劃學、及法學」,此模式點出完善的方案要匯聚相關專家且不受單一原因學的主導影響。 筆者心想若未能建構一個較完整的兒童虐待分類學未發展有效之方案。 二、目的 嘗試一個較佳的兒童虐待分類學,以供未來規劃政策之參考依據。較佳的兒童虐待分類學兒童虐待分類學兒童虐待定義 1981年國際兒童福利聯合會將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界定為兒童虐待類型:(1)家庭成員忽視或虐待兒童;(2)有關機構忽視或虐待兒童;(3)家庭以外的剝削(童工、賣淫等);(4)其他方式虐待。其中家庭成員忽視或虐待兒童又分為軀體虐待、性虐待、忽視和心理情感虐待。可知此分類始以傷害者來做分類,而在家內部份則以傷害類型來分類。 據台灣內政部兒童局(2006)出版之兒童少年受虐待類型分述如下: (一)身體虐待(physical abuse)任何由照顧者對兒童及少年所造成的非意外性身體傷害,而導致兒童及少年死亡、外型損毀及身體功能損害或喪失,或讓兒童及少年處於可能發生上述傷害之險境中亦屬之,亦包括來自過度及不符合其年齡、不適合情境的管教或懲罰。 (二)精神虐待(mental abuse)包括辱罵、恐嚇、威脅、藐視或排斥兒童及少年;或持續對子女有不合情理的差別待遇;對兒童及少年福祉漠不關心,導致或可能導致兒童及少年身體發育、智能、情緒、心理行為及社會各方面發展上明顯的傷害。 (三)性虐待(sexual abuse)包括任何成人以兒童及少年為性的刺激對象,而發生與兒童及少年有任何性的接觸。亦包含加害者年齡在18 歲以下,但其年齡長於受害者或對於受害者居於控制或強勢的地位。 (四)疏忽(neglect)因無知、無意或有意不加注意的忽視兒童少年的基本需求,以致照顧不當,使兒童的身心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者稱之。此外,萬育維(199)認為疏忽的範圍很廣,從食衣住行到學習、醫療與正當行為之疏忽到遺棄兒童。 以身體虐待8,182人(40)及其他因素4,489人(22)占最多數;其次疏忽2,728人(占13),性虐待2,348人(占12),精神虐待2,237人(占11),其他因素係指連帶受害者(攜子自殺案受害者)、家族關係緊張(代罪)、不當管教、不予求學、家庭暴力受害者(婚姻暴力併兒童少年保護案件)。 表1 兒童少年受虐類型 年別 身體虐待 精神虐待 性虐待 疏 忽 遺棄 其他 總 計 (百分比) 2006 3,720 (35.93%) 753 (7.27%) 545 (5.26%) 2,612 (25.22%) 465 (4.49%) 2,258 (21.81%) 10,353 2007 5,017 (35%) 1,352 (10%) 1,335 (9%) 2,571 (18%) 471 (3%) 3,411 (25%) 14,157 2008 5,220 (37%) 1,382 (10%) 1,255 (9%) 2,593 (18%) 420 (3%) 3,266 (23%) 14,136 2009 4,936 (35%) 1,373 (10%) 1,216 (9%) 2,503 (18%) 379 (3%) 3,668 (25%) 14,075 2010 6,871 (36%) 2,306 (12%) 2,173 (11%) 3,037 (16%) 266 (1%) 4,5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