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婚姻的“平常”与“非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官员婚姻的“平常”与“非常”.doc

官员婚姻的“平常”与“非常”   结完了婚,现在来聊聊,官员家庭怎么过日子。   这个问题不好说,除非领导干部愿意主动“透露”一下,否则旁人很难窥视他们的婚姻家庭生活—这属隐私范畴。   2011年“两会”期间,一位记者曾向一位正省级的地方自治区委书记提问家庭问题,提问者十分小心翼翼,哪知对方大方回答—“子女就业情况?这个有些时候可能算隐私,不过我这儿没有隐私。我的孩子正在上学……是女孩儿……现在正在读博士生,我主张她将来搞一门专业。”—这仅仅只是基本情况,但在当时已经是重量级新闻。   更多官员选择不谈这个问题。一位省委书记在参加一次“书记省长谈消防”节目时,被问到“家庭”这个题外话—他以“我的家人消防意识都很强”为回答,巧妙回避。   不单单提及甚少,在官员的工作场合,配偶、子女也不会轻易“露面”,即使是在照片上。一位省部级官员在地方任职时,就被特别报道“他从不在办公桌上放置家人的照片”。   在执政党的官方文件中,“管好家属”总是被反复提及—新任地方一把手到任之后,第一次全体会议的标准开场白,就是“管好自己,管好家属,管好身边人……”所以避谈家属,是遵从政治纪律的一种表现。   相对应地,高官的配偶和子女一般也都低调配合。哪怕因受贿罪落马的原国土资源部部长田凤山,他儿子的同学曾如此描述:在与同学们的交往中,从来不会提起他父亲和他们的家庭。 高级官员的家庭琐事   当然,官员们平日的生活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因为他们的身份特殊,有时连上街买东西都显得“艰难”。   一位任职地方市委书记的正省部级高官曾提到,自己任地方长官之后少了很多“个人的自由”。“星期天我如果想陪女儿到外边吃饭,已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少了很多生活的乐趣。”   这时,家事便常常由夫人代劳。   一位曾在八十年代任中部某省会城市的市长回忆过,妻子当时在学校教书,总是下班回家时,到菜场去买便宜的菜。“下午五点后去菜场,一角钱可以扒一堆,吃不完就用绳子挂在阳台上吹干做咸菜。”   在那个按需供应凭票购买的时期,这位老市长说,“爱人到店里去买制革厂从猪皮上刮下来的油炒菜……用现在年轻人时髦的话说,我们那时是货真价实的‘月光族’。夫妻俩的工资几乎每月都花光,一般在月末买一次肉吃。”   不过家事由夫人操劳惯了,有些官员便不懂“市场行情”。   2001年,于幼军任深圳市市长,他搬到深圳的新家后,嘱托夫人添置物品时要买深圳的产品。   买回来后,于幼军跟别人介绍说:“我夫人从顺电(编者注:深圳一家专门销售家用电器的公司)买回两台29英寸和20英寸深圳产的彩电,她让我猜价钱,我猜了4次都没猜对。我爱人告诉我说,两台4000元,还找回了10多元。电视很清晰,很好。”   听者发出了笑声。于幼军此次为物美价廉的电视做广告,无非是想倡导深圳人多使用深圳的产品,但也“暴露”了家事由夫人包办的事实。   还有的官员因工作劳碌常常顾不上家庭,以至给家人留下了“坏印象”。有位中央领导退休后,家里通过“家务会议”选举“家务总裁”,在这个八口之家,曾担任过高级官员的他以七票之差落选—他的孙女说:“如果让爷爷当选,我们家恐怕连饭都吃不上,全家只能吃石头了。”选举结果是他的夫人成了“家务总裁”,这意味着以后家里的事情,“我没有发言权”。 从政的常见困难:夫妻分居   总而言之,他们至少是在一起生活的—因为工作原因,很多官员常常不得不与家人分居两地。而更长时间的两地分居,则给官员们带来一些特殊的生活场景。   《南方周末》的报道提及,原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的妻子,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部《大风车》的编辑,工作在北京,当他调任海南时,夫人并没有同往。   作为地方长官,卫留成时常上电视,妻子通过电视“照顾”他的生活—他对上述媒体记者说,过去他的头发特别乱,但现在就很注意了,否则“我老婆在电视上看到了有意见”。   而一位曾在辽宁任职的省级官员,也曾因工作关系与妻子长期分居。这位妻子后来在自己的译著里写道,在翻译这几本书时,因为两地分居,在火车上度过很多时间,“有相当一部分译稿,是在火车上阅读原著,反复思量译法,下车后再记录下来的”。   也正因为这种生活方式给家庭带来的不便,不少地方公务员都向上级反映,要求解决问题。   确实有解决办法。   以国务院部委处置分居干部的规定为例。首先,“门槛”是分居要达到两年以上。过了这个坎儿,只要满足以下三种情况之一,按规定就能解决分居问题。   一、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含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单位)现任主任科员职务且年满30岁人员;   二、大学本科毕业八年、年满30岁的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   三、长期在基层开展工作,生活困难较大且年满35岁的其他人员。   当然也会有加分选项,这也是一套复杂的权衡过程。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