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智能手机毁掉你的青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心智能手机毁掉你的青春.doc

小心智能手机毁掉你的青春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手机一离开身边就觉得不踏实?每天不玩游戏,不看新闻就无法安然入睡?除了垃圾短信,没有别人联系你感觉自己被遗忘了?很可能,你深深依赖上了手机。   全世界都有手机依赖   作为智能手机的拥有大国,发达国家自然无法幸免。据报道,韩国首尔市一名14岁少年自获得了一部智能手机后变得沉默寡言。父母和他说话,他只顾着低头玩手机不答话,忍无可忍的母亲没收了手机,没想到该少年竟然偷回了手机。另有一位金女士和丈夫的月收入为150万韩元,但其正在读初二的儿子每个月的手机开销高达70万韩元,原因是沉迷于付费游戏。一名高一学生为了玩智能手机游戏,缺席了两个月的课外辅导课,被发现后其母想给孩子换成普通手机,但孩子却说“没有智能手机就没有朋友”……今年5月至6月,韩国女性家族部对171.98万名青少年进行了“智能手机使用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在133.8万名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中,高达18%的学生属于智能手机上瘾人群,还有14.9%的学生为呈现过度强迫症状的使用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对智能手机上瘾越深。小学四年级学生智能手机上瘾率为3.8%,初中一年级为20%,高中一年级为23%。   无独有偶,美国马里兰大学也曾对10个国家的1000名学生做了一项名叫“无设备世界”的调查,要求被试者一天之内不使用包括手机在内的任何多媒体设备。结果显示,由于没有了手机,不少被试者“感到坐立不安”。一名参与项目的学生说:“过了一阵我就开始强烈想念我的手机,没有它,就感觉我失去了身体的某个部分。谢天谢地,实验终于结束了。我把它放在口袋里,手握住它,这让我感到莫大的安慰。”   李枫是陕西一所重点高中的初二学生。15岁生日那天,他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一部iphone5手机。手指频频划过屏幕的感觉让李枫感觉很酷,但短暂的快乐之后,他尝到的更多的是痛苦:半年后,他被检查出患有腱鞘炎,也就是“爱疯手”。更糟糕的是,由于长时间沉迷于手机游戏,他的视力从0.8下降到不足0.5。   把玩手机致病,李枫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贵阳的朱先生对着手机玩了一夜“找你妹”后,一觉醒来左眼一片漆黑,检查结果是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引起眼睛暂时失明;浙江的小刘在连玩几天“水果忍者”后,发麻的手指连一本书都捏不牢,连一只碗都端不起来。还记得那则“家庭聚餐时儿孙只顾玩手机,老人愤而摔盘离席”的新闻吗?除了儿孙的“不孝”外,这件事情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他们可能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手机依赖会致病   腱鞘炎、视疲劳和视力衰退,这些都是过于频繁使用手机造成的“手机病”。长时间、快速密集地用手指按压或轻扫屏幕,就会使手部的肌腱出现过度的摩擦导致腱鞘炎。而低着头、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也会使眼睛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诱发视疲劳,形成近视、干眼症,甚至老花眼。无论手机屏幕做得多大、像素多高,对眼睛的损伤都不可避免。除此以外,长期把玩手机,又不注意姿势还可能患上“手机脖”,也就是颈   椎病。   李枫们没有意识到的是,除了“手机脖”、“爱疯手”、“手机眼”,对手机的依赖还会使他们患上“社交病”。因为惧怕面对面沟通而依赖手机聊天软件,会让之后面对面的沟通变得更加尴尬;为了逃避现实而沉迷手机,会让他们更加不敢面对现实;为了在聊天、游戏中获取快乐,很可能得到的只是廉价且即时的快乐。但手机依赖使沟通能力降低却是事实。英格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大卫·谢菲尔德研究发现,7%的青少年有因为手机影响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经历。日本的研究者也发现,使用手机的儿童的沟通能力不如没有手机的儿童。即便如此,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和安全感让“手机依赖者”们不忍舍弃,或者说不愿意舍弃。   网络时代的纠结   长时间紧盯屏幕会损伤健康,很多人对此心知肚明。但为什么人们还是对手机欲罢不能呢?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总是自相矛盾。人喜欢独处,希望拥有自己的空间,但又怕被群体抛弃,希望借助团体的力量证明自己。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人的潜意识里就产生一种幻觉:团体中的成员正在进行某项有益的活动,而自己被排斥在外。年轻群体在这方面表现地尤为明显。   对职场新人和学生来说,手机是他们重要的社交工具。他们要不断利用手机发短信、上qq等方式巩固自己的社交圈子,因此他们也就高度依赖社交工具和社交网站。在害怕社交、有“社交恐惧症”的人看来,在虚拟世界交往要比现实世界容易、安全,虚拟世界要比现实世界快乐得多。玩手机游戏,也给不擅交谈的人们提供了谈资:“大家都在玩游戏,我没玩怎么聊天?”   对白领来说,高端智能机更是一种“炫耀品”,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据IDC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6.5%,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国家。如果没有智能手机,不把高端智能机经常秀一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