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线:饮食和物产之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滇藏线:饮食和物产之美.doc

滇藏线:饮食和物产之美 从清淡开始   从云南出发时我带了一堆普洱茶。既然是茶马古道,我想大概可以想象,这一路上的人为什么需要喝茶。从丽江出发我们还能吃到各种已经很符合城市趣味的菜,比如腊排骨、汽锅鸡,还有以酸辣开胃为卖点的各色小吃,这些菜早已纳入了我们日常饮食的菜单里,在当地吃起来,虽然美味却又乏味。   开始滇藏线之旅以后,面条先成为每餐心爱。后来到拉萨后才发现,西藏人吃面一点都不比任何西北人少,甚至有很多类似意面的吃法,绝对过瘾。为什么诸多好菜,偏偏是面条特别细腻鲜美?汤头也特别简单,没有一点油腻感,仅几根青菜漂着。手工农家挂面制作简单,根根筋道分明,这些饱饱吸足阳光的面条,完全不用任何机器烘干,在云南的好风好太阳底下,面的清香很容易和灌了猪油的鸡汤互相调和,汤头雪白不浓,什么都只放一点点,而极少的点缀的牛肉单独卤制,在面里形成自成一体的香。   一切还没有开始。刚一吃到惊艳的肉,我就抛弃了“油腻”这两个字。那是第一次吃到藏香猪,是在邦达草原的赛马会场。不过后来我想来想去,之所以藏香猪那么鲜美,应该是我先吃了不少酸奶的缘故。雪白的帐篷里,拉姆和妈妈端上来已经准备了一上午的菜。奶皮子干脆可口,清甜微酸,当作开胃。奶皮的制法是将鲜牛奶入锅煮熟后,控制火力,微火烘煮,并不断搅动,使水分慢慢蒸发,奶汁浓缩,在锅底凝结成一个圆形的黄色奶饼,放凉处阴干。还有一盘子奶酪,上面还沾着一点牛毛,掰一点放口里还是鲜醇。西藏的奶制品种类丰富得吓人。藏历七月初雪顿节吃酸奶的习俗由来已久,酸奶的吃法五花八门,甜的、辣的、酸奶拌饭、炸酸奶包子、酸奶浸入水果切片等。拉姆说,本地人吃得最多的两样,是加入辣椒和各种调料拌成的“雪苏”,和加入米饭、白糖、人参果、红枣、酥油拌成的“雄则”。咸酸奶一般是在宗教活动上才吃,不是我等可以随意点的。 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粉、牦牛肉干是藏民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林芝工布地区的藏民使用的独特灶台 烧烤藏香猪肉膘   西藏的酸奶是由牦牛奶为原料的,酸奶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味道比较轻。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做的,藏语称“俄雪”,味道当然浓厚一些。2002年在旧金山举办的冬季食品展销会上,西藏牦牛奶酪居然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奶酪之一,连口味这样的东西,知音也要去远处寻。西藏牦牛奶蛋白质的含量比一般牛奶高,特别适合制作奶酪。一般10公斤牛奶可制作1公斤奶酪,而同样数量的牦牛奶能制出1.5公斤奶酪。   青稞酒也甜。冰冰的青稞酒盛在铜壶里。在这一点上,藏族人从来不和客人客气,不管早晚,只要是你坐在花样华丽的餐桌边上,酒就会招待上来。不过他们现在也会理解远客,绝不强求。这样在大太阳底下的凉棚坐着,很容易就喝上了瘾。不止青稞酒,另一种酒也令人神往。西藏东南部林区盛产蜂蜜,蜜酒是当地人很早就会生产的一种酒,藏文史料中说:“在工布地区,杂日山王曾于15世纪向唐东杰布奉献过蜂蜜酒和小麦啤酒。”   起初我以为,青稞酒是主人招待客人的热情,后来发现,青稞酒是时时刻刻伴随他们的。《敦煌吐蕃历史文书》里就有饮酒记载。藏文史籍《王统世系明鉴》记松赞干布制定的吐蕃法律二十部中亦有“饮酒要有节制”的规定。文成公主入藏前,吐蕃已有酒,并已能酿酒。不过,此时吐蕃酿酒尚未掌握中原地区先进的复式发酿法。《敦煌古藏文历史文书》记载吐蕃族韦氏年老时惧自己死后子孙不能继续享受爵禄,因而设宴请松赞干布与其盟誓的故事。这个重大的宴会都仅以“半克青稞煮酒,捧献饮宴”。半克仅含7公斤,量是最小的。这种煮酒是用青稞发芽酿造的,颇似啤酒的制法,与后来藏族传统的青稞酒制法有很大的不同。   聪明的是,当地人在劳作间隙,也会饮用青稞酒,但要在碗底垫一层糌粑,用以稀释青稞酒中的酒精浓度,这样既不影响劳作又可以解渴。节庆时使用的酒器就更加精致了,核桃木的碗用纯银或纯金包着碗内壁和碗底,只露出木制的碗外壁。大型宴饮,在礼堂中央还要摆放一个黝黑的装满青稞酒的陶制大缸,其边上挂几个铜制大勺,用以把酒盛入小型的银制酒壶中,而且有些银质酒杯的口径达20厘米。   青稞白酒是家家自酿的。青稞煮熟、放凉后加入发酵粉,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直至闻到酒香,就成了青稞酒,然后再把酒中的酒精蒸馏出来,其酒精度有时可达到50度。如果看见草原汉子掏酒便喝,一般多是酒袋子,牦牛皮制作的皮囊。而我们喝酒的银碗是贵客专用,青稞酒放在碗里面,更显清亮,放的时间长也不会变酸,它的保存时间会比其他餐具盛青稞酒要长得多。 藏香猪   酒喝到份上,吱吱啦啦最后上来的就是藏香猪的五花肉和烤排骨。起先讶异于这也太不隆重太随便了,就大盘子大盘子地端了一桌。然而当地人对藏香猪似乎也确实抱有平常心。从云南迪庆、甘肃甘南、四川阿坝甘孜到西藏的林芝、昌都等地,都可以吃到地道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